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关于生育政策的思考(第1页)

中国从来都是人口大国,这点毋庸置疑,虽然历经无数次战乱和饥荒,疾病的扫荡,1949年的十月,依然有四万万的民众翘首企盼着朝阳的升起。

革命胜利后的国家,百废待兴,自然有很多岗位虚位以待,再加上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业也迎来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粮食也不再那么的难求和珍贵———整个社会表现出来的模样是积极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

多子多福"

的传统思想也迎来了它的美好时代,因为"

人多力量大"

,因为"

聚沙可成塔"

也表示,中国人口数量众多是件好事,就算再多也可以通过生产力发展的方式得以解决,于是模仿苏联的做法,提出了"

多生,多生!"

的口号。

持续了四年的"

多生"

终于引起人们的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确实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标准答案,如同面对弹簧时,用力向下按确实是压缩弹簧的标准方法,可如果弹簧太硬,生了锈,在物理学上的劲度系数k太大了,原先足以压缩弹簧的力量便无法按动———社会的进步速度跟不上人口数量激增速度了,53年的资源不够当时六万万人口的使用了。

"

节育是有好处的"

,"

有人说节约生育不人道,这不对"

等一系列的指示随之而来,得到党中央支持的计划生育在新中国站住了脚。

动荡与矛盾中,节育与放开生育的声音不断交织,没人敢保证每一步都是稳健而正确的,正如面对一道没什么把握的题目,谁也不知道填下的答案是否能得分。

大跃进时期,人们高呼着"

赶英超美"

,宣扬着"

以钢为纲"

,公社化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大地上绵延开来。

百姓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国家用钢产量衡量国力,而遍地炼钢炉里正沸腾的,不正是新中国发展的证据么也不用担心吃饭就医的问题了,一切都由公社承包,我们正在跑步进入****的国家———就算多生点又能如何公社和国家一样能养的起!

宣传节育的学者们被时代的重拳打趴,人们咒骂着,"

你们是右派分子!"

太阳就要落山,人们却以为夕阳象征着另一轮朝阳的出生,或许是的,但天灾注定不会让生活如百姓梦想中的美好方向发展。

三年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的破裂让中国人民重新回想起被饥饿支配的恐惧,走在路上都能看见有人倒在路边

终究是养不起那么多长嗷嗷待哺的嘴。

好在是有一个善于发现饼纠正自身错误的国家和党派。

计划生育政策再次与人民见面了。

一浪接着一浪。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