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为什么他的行为会和议论矛盾呢?此无他,因曹操是个办事人,所以不得不这样做;孔融是旁观的人,所以容易说些自由话。
曹操见他屡屡反对自己,后来借故把他杀了。
(28)他杀孔融的罪状大概是不孝。
因为孔融有下列的两个主张:
第一,孔融主张母亲和儿子的关系是如瓶之盛物一样,只要在瓶内把东西倒了出来,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便算完了。
第二,假使有天下饥荒的一个时候,有点食物,给父亲不给呢?
孔融的答案是:倘若父亲是不好的,宁可给别人。
‐‐曹操想杀他,便不惜以这种主张为他不忠不孝的根据,把他杀了。
倘若曹操在世,我们可以问他,当初求才时就说不忠不孝也不要紧,为何又以不孝之名杀人呢?然而事实上纵使曹操再生,也没人敢问他,我们倘若去问他,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
与孔融一同反对曹操的尚有一个祢衡(29),后来给黄祖杀掉的。
祢衡的文章也不错,而且他和孔融早是&ldo;以气为主&rdo;来写文章的了。
故在此我们又可知道,汉文慢慢壮大起来,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操父子之功的。
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这样下去一直到明帝的时候,文章上起了个重大的变化,因为出了一个何晏(30)。
何晏的名声很大,位置也很高,他喜欢研究《老子》和《易经》。
至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那真相现在可很难知道,很难调查。
因为他是曹氏一派的人,司马氏很讨厌他,所以他们的记载对何晏大不满。
因此产生许多传说,有人说何晏的脸上是搽粉的,又有人说他本来生得白,不是搽粉的。
(31)但究竟何晏搽粉不搽粉呢?我也不知道。
但何晏有两件事我们是知道的。
第一,他喜欢空谈,是空谈的祖师;第二,他喜欢吃药,是吃药的祖师。
(32)此外,他也喜欢谈名理。
他身子不好;因此不能不服药。
他吃的不是寻常的药,是一种名叫&ldo;五石散&rdo;的药。
&ldo;五石散&rdo;是一种毒药,是何晏吃开头的。
汉时,大家还不敢吃,何晏或者将药方略加改变,便吃开头了。
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样药:石钟辱,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还配点别样的药。
但现在也不必细细研究它,我想各位都是不想吃它的。
从书上看起来,这种药是很好的,人吃了能转弱为强。
因此之故,何晏有钱,他吃起来了;大家也跟着吃。
那时五石散的流毒就同清末的鸦片的流毒差不多,看吃药与否以分阔气与否的。
现在由隋巢元方做的《诸病源候论》(33)的里面可以看到一些。
据此书,可知吃这药是非常麻烦的,穷人不能吃,假使吃了之后,一不小心,就会毒死。
先吃下去的时候,倒不怎样的,后来药的效验既显,名曰&ldo;散发&rdo;。
倘若没有&ldo;散发&rdo;,就有弊而无利。
因此吃了之后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因走路才能&ldo;散发&rdo;,所以走路名曰&ldo;行散&rdo;。
比方我们看六朝人的诗,有云:&ldo;至城东行散&rdo;,就是此意。
后来做诗的人不知其故,以为&ldo;行散&rdo;即步行之意,所以不服药也以&ldo;行散&rdo;二字入诗,这是很笑话的。
她是不是应该转身就走,当做什么都没有看到,还是一脚将房门彻底的踹开,将自己辛苦煲的热汤一股脑的倒在二人的身上?蓝沁的数学一向都是很好,但是却做不来这道选择题。他的温柔印入蓝沁的心底,将她被封季翔开了一个大洞的心口慢慢的修补完整。他对她说你承载了我一生所有的感情...
前世遭遇至亲至爱的背叛,后世,她希冀期待命运的翻转,却是危机四伏,看似完美的背后,陷阱谎言重重。云开雾散之后,已是心力交瘁,劫后余生,亲情爱情,能否修得圆满,且看重生嫡女的逆转人生。...
从末世重生的男人韩烈,在路边捡回了白胖宠物小包子一枚。又因为原本打算当宠物养的包子有了空间,于是便打算培养小包子战斗,好长长久久的养下去。某从异世穿越而来的包子表示,养父大人很强大,丧尸怪物们很丑陋,这个世界很可怕!要她一个练气期的小萝莉情何以堪啊喂!韩烈表示,养包子的男人不容易,在末世里养包子的男人更不容易,在末世里养一只贪吃爱敛财的包子,尤其不容易!...
值夜班的小护士戴喻被醉汉误伤 一朝醒来竟穿越到三岁的林黛玉身上 看着一屋子不得善终的林家人 戴喻只好自我安慰 至少,挽救林家要比挽救贾府容易的多吧!红楼加清穿加架空,不接受任何考据黑宝玉,黑史湘云,黑很多人,不喜绕道,谢谢!从23章开始倒V,请看过的不要重复购买,谢谢大家支持正版阅读!...
我的体质比较特殊,能看见一些人们常说的鬼。刚开始我还很恐惧,不过那些鬼好像不会害人,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但最近我发现我好像被一个恶鬼缠住了,晚上都不敢睡觉,因为他每天午夜都会出现,还用僵硬冰冷的手到处摸我,逼我和他拜堂成亲...
高卧九天万年身,几回沧海化凡尘。清修路上真行者,道德门前长生人。大浮离世界,时有仙佛驻世,正神在凡又有高真圣贤,天魔外道,隐自红尘一个独行少年,偶得机缘得入道途。修真性,悟道德。渡苦海,踏道行。此世间,谁得正法,谁掌大罗?祖师云唯至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