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目前首要要做的却是:
“咱们的铁匠作坊近期在做铁锅和煤球炉,不过这种玩意是最笨的流水线工作,不该由允叔来干。
反而是长安这段时间跟铁器打交道,还是觉得咱们大陈目前的铁器太脆!
我请允叔来,主要就是希望铁叔能想办法尽可能多的滤掉铁矿中的杂质,得到更高纯度的精铁。”
刘允摸着下巴沉吟片刻才道:“长安你不是说挖来的煤炭比柴火竹炭都热么?我看可以试试。”
李长安一听刘允这么说就知道这是找对人了,忙扬起笑脸大大一揖。
“一切拜托允叔了!
允叔在作坊里要用什么,尽管吩咐李孝文,他必不敢不应!”
在安顿好刘允一家老小,并给刘允布置了与矿区原有铁匠合作继续精炼铁矿,设法减少铁中碳含量的工作任务后,李长安就一头扎进了瓷窑,开始了最佳烧瓷配方的摸索工作。
虽说在大陈朝早有瓷器的存在,可因多年战乱,瓷器的进步却并不明显。
如今的世家大族仍旧是以青瓷为主,至于普通百姓家,则多半用的是陶器。
而参考原本的地球历史位面,瓷器真正盛行也要到宋时。
是以,目前的瓷器产业于李长安而言仍是一片充满利润和诱惑的蓝海。
一般来说,人们提起瓷器必称景德镇和五大窑。
可李长安却知道,山西同样有灿烂的瓷器文化。
上一世在山西旅行时他曾见过数个产瓷遗址,结合记忆中的地理位置和自己对那些产出瓷器的喜爱程度的排名,李长安最终选择了立怀仁窑复刻黑瓷。
——其实老子真心更喜欢霍窑和盂窑的白瓷!
黑瓷与白瓷,就好比傻大黑粗的套马汉子与清丽隽秀的绝色丽人。
傻子都知道怎么选好吗?……可惜霍窑和盂窑还是太远了些,只能暂时放在计划表内了。
好在如今仍以黑为贵色,也算是聊以自慰了。
选定立窑地点,挖出制瓷的优质原料高岭岩,如何烧出有油滴的黑釉瓷器就成了简单枯燥的手艺活。
李长安在怀仁窑坐镇大半个月,这黑瓷才稍有眉目,京城的两封书信却先到了。
负责送信的是李延龄的二儿子李良文,随同李良文一同前来的还有两大车的货物。
向李长安问安后,李良文很快奉上了两封书信。
“禀二郎,京城的王公和武平侯府的长孙公子都来信了,这两大车的礼物也是长孙公子所赠。”
“日盼夜盼,可算回信了。”
李长安不忙着查看礼物,而是先取出了王言的回信。
王言的书信写地四平八稳,先是问候李家一家安好,再是关心女婿李承宗的工作近况,然后追问李家三兄弟的学业进度,最后才在信的末尾提到了李长安写给王澹的书信中的提议。
淡然表示:可。”
李长安等的就是这个“可”
字,即刻抬头向李良文问道:“爷爷是否已回信给王公,并安排我家在京城开豆制品店和食为天分店的一切事宜?”
李良文听地一笑,当下心悦诚服地向李长安深深一揖。
“阿爹说的果然没错,什么都瞒不过二郎!
明公已令阿爹挑选人手,尽快赶回京城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