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九章 资料篇中国上古异兽大全(第7页)

也叫鸱吻、鸱尾、好望,等。

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

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椒图】

形似螺蚌,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

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

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囚牛】

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好音乐。

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蒲牢】

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

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

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

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睚眦】

相貌似豺,好腥杀。

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

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报则不免腥杀,这样,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狻猊】

传说形如狮,喜烟好坐,佛主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

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

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

无畏的狮子"

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夔】(kui)

《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

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传说中国东海上有一座“流破山”

,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

夔的身体和头象牛,但是没有角,而且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

据说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会引起暴风。

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夔,用它的皮制作军鼓,用它的骨头作为鼓槌,结果击打这面鼓的声响能够传遍方圆500里,使黄帝军士气大振、蚩尤军大骇。

夔与天地同生世上只有三只以上是第一只第二只乃秦始皇所杀但秦始皇没有黄帝的功业所以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没那么神奇了。

本周收藏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