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桃花缘尽卷 第043章(第1页)

六零年饿死人的事儿比比皆是,也是老年人的记忆中最悲惨的岁月,其严重性甚至超过了蒋介石炸黄河导致的发黄水。

我们这里是黄泛区,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能记得那时黄河水是如何遮蔽日地淹过来,以及随后的饥荒。

但六零年的饥荒才是最严重的,很多家在那个时代被灭门绝户,甚至村子整个儿死绝的都有。

但我们村却幸免于难,因为村里唯一的那位党员,跟上边派下来的搜检督导队以党性保证,刘楼已经搜过了,不需要再翻二遍。

于是在周围其他村都被翻个底朝、所有粮食都被搜走的情况下,刘楼则保存了相对丰足的口粮,而没有饿死什么人。

也就是在那一年,村里打了好多年光棍的几个大龄男人,都有了老婆。

因为远远的外乡女人,为免去在家活活饿死的命运,听刘楼有吃的,就摸索着找来,为了一口原本只是给牲口吃的红薯叶野菜汤,而宁愿留下来,打都打不走。

“想起六零年,两眼泪涟涟……”

这是母亲常唱的顺口溜,混在“东方红太阳升”

等红歌之中,尤其显得讽刺。

那个理想主义至上的伟大领袖,为了那高高在上的伟大理想,却造就了罕见的人间炼狱,充分明大而无当的理想有多大的危害。

父亲高中毕业那年,文革尚未结束,高考没有恢复,这使成绩一直拔尖的他毫无用武之地,下了学,为了娶亲,只好随乡邻去淮北拉包子。

所谓拉包子。

就是拉着一辆架子车,从远在几百里外的淮北,历经数个昼夜,拉回来一些煤、盐之类的日用品换钱,当时既无平坦的公路。

又无额外的助力,只能凭一身蛮力,和难以果腹的家常伙食,其中苦难,可想而知。

父亲有两个哥哥,都已成家。

且把家产分光了。

父亲因为上学,婚事拖延下来,为了成家立业,必须靠自己奋斗。

这也可以是我们这个家族传下来的一个传统。

上一辈中,爷爷是家中独苗。

且是遗腹子,其成长经历可以是艰苦异常。

爷爷不识字,但懂得很多道理,因为听戏和唱书,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学问和典故,并且自己也学会了讲古记(古记,土话,即古代的故事)。

时候。

常常一个下午听爷爷讲古记,其中故事,不光包括“青蛇白蛇爱许仙”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等爱情故事。

还有许多秀才赶考、金榜题名、为官作宰、衣锦还乡的事儿。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好心的读书人在赶考的途中,过河时搭救了船上的一窝蚂蚁。

后来考试时,一个关键的字少写了一点。

考官阅卷时,那缺失的一点上密密地顽固地趴着几只蚂蚁,考官看得眼花。

没有看出错处,给了高分。

使其高中。

爷爷善于讲古记,却很少提自己的事儿。

唯一的一次。

是在一个大学纷飞的年关,穿着一身厚厚的黑棉袄棉裤,扎着白腰带——那时候的农村老农典型的装扮——的爷爷来到我们家,给我、弟弟以及表弟们讲他时候的故事。

他13岁时,正值日本投降,百废待兴,为了养家,便出去打工挣钱。

讲他当时所受的欺侮和磨难,到辛酸处,忍不住涕泪横流,痛哭不止。

当时的我不过七八岁光景,也被感染的热泪盈眶。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