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看着面前的讲稿,陈克非常不满意。
这已经是修改了好几次的文稿,陈克依然想推倒重来。
陈克知道为什么自己如此不满,因为在这篇文稿里面,陈克依旧没有说出“实话”
来。
去见徐锡麟的时候,陈克写过一篇洋洋洒洒的大作,在那篇文稿里面,陈克并不需要说什么“实话”
,他要做的仅仅是写出徐锡麟能够理解的东西就好了。
“实事求是”
并不是要求你“说实话”
。
而是要求你能够明白对方的需求,知道对方的渴望。
不客气的说,徐锡麟是一个有钱的革命者,他的财产源于旧制度。
徐锡麟希望推翻满清,但是不等于徐锡麟就会同意摧毁旧制度。
陈克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徐锡麟的支持,而不是去指引徐锡麟走上真正的革命道路。
那么为了这个目的,陈克就必须按照徐锡麟所期待的理想去说,让徐锡麟认为自己是一个“志同道合”
的同志。
当然了,“道学先生”
可以说陈克是一个“谎话精”
,但是这样的评价对陈克本人来说毫无意义,陈克就是秉承了“实事求是”
的理论来做事的。
从结果来看,陈克达成了目的。
和秋瑾的结交,和蔡元培、陶成章的结交,包括和华雄茂、游缑、周元晓、齐会深的结交。
陈克必须跟变色龙一样,对每个人展现出他们所期望看到的东西。
这同样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面前的讲稿让陈克觉得十分为难。
知识就是力量,但是力量不等于正义。
菜刀是烹调精美食物的必需品,菜刀同样也是杀人的利器。
从实事求事的角度来说,陈克坚信,学习了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必然会有人选择和陈克不同的道路。
身为一个**者和一个中国文化的继承者,陈克知道商鞅变化的故事。
商鞅首先用帝王之道去打动秦孝公,结果被秦孝公称为“他怎么是个胡说八道的人。”
商鞅用“王道”
去打动秦孝公,秦孝公的看法是“这人还行,能一起说话”
。
商鞅终于用霸道去打动秦孝公,秦孝公兴奋得和商鞅谈了几天几夜。
陈克自认为自己的知识包括了“帝道”
“王道”
“霸道”
,他毫不乐观的认为,这些同志们必然更喜欢“霸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