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2章(第1页)

真是不明白,那个青史留名伟大杰出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究竟比所谓祸国殃民的奸臣马士英强到哪?纯粹一个政治尤其军事上的低能儿,前能进兵时不敢进兵,后需严防时又惊慌失措,为多尔衮下定决心并轻易南下作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大清官方史书上,当然应该把他大书特书一番才对。

确实,史可法最后英勇就义了,马士英也是呀?不能拿死得壮烈,掩盖活着时犯下的种种错误。

唉,民族生死存亡之即,忠烈当然需要,但更需要的是为国解难的能力。

史不是,马也不是,掌权者更没一个是的,这才是民族真正的悲哀呀。

既然如此,这等政权,这等人物,结局还用多想吗?

敌人事实上给了弘光政权将近一年的时间,无半点进取之志也就算了,想偏安江左那就好好加强防御吧,到头来咋样呢?城没防好,倒在清军南下时,始终权争不已、混乱不堪的内部,又搞出来个驻武昌的左良玉带兵东进所谓&ldo;清君侧&rdo;的闹剧来,大有与清军合击南明的架式。

这下可好,光清军就打不过了,还出这样的事,那不加速败亡还能干什么呢?

清顺治二年(1645)三月初,从陕西返回的多铎军南征了,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四镇数十万大军先后投降。

清军仿佛是下江南游玩的,沿途没有遭遇过一次真正的抵抗,就连史可法镇守的扬州也是一攻即下,五月十五日即兵不血刃占领南京。

弘光帝出逃后被俘,被世人寄予极大复兴希望的南京政权,就这样土崩瓦解了。

巧得很,大顺皇帝李自成也刚死于湖北九宫山。

而那个&ldo;帮&rdo;着清军打南明的左良玉,东进途中病死,儿子左梦庚后来率部投降了追击李自成的阿济格。

五月十七日,多铎正式进入南京,随即把城中东、北两区居民全部赶走,供清军居住,就像他们刚入北京城一样,联想到下扬州时屠杀民众八十余万(王秀楚《扬州十日记》),清军之残暴征服给中原民众带来了多大的灾难啊。

六月初八,南逃的马士英又在杭州拥立潞王朱常淓监国。

这个曾被东林党人高捧的贤王,先是推脱不掉硬着头皮干,后在清军打来城还未破时,便已决定降清了,竟备好酒食从城上吊下来给敌兵享用,哪有一点民族气节!

十四日,清军轻松进入杭州城。

后来朱常淓、朱由崧及其他俘降的明之藩王们,都被押解至北京,第二年全被处死。

清人入关仅一年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取得了如此惊人辉煌的胜利,大顺、南明弘光两大抵抗势力迅速被打垮(张献忠靠后了),北方已经占领,南方就在眼前,多尔衮骄狂地以为大局已定,没有让清军继续南进,一鼓作气荡平天下,而是派遣了投降的汉臣们南下招抚,结果给了南方抗清重整旗鼓的机会。

他尽干这样的事,一再错失良机,也就是他命好,对手实在相差太远,不然凭什么建立大功业?

还不只呢!

这下好了,天下已定,想干嘛就能干嘛了,于是他立马撕下了刚戴上才一年的勉强算温和的假面具,露出了征服者的狰狞面目,全面推行起一系列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政策来,从而激起华夏大地更大规模的反抗。

留发别想留住头

过去的时代,衣冠服饰乃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尤其汉民族这样灿烂文明五千年者,更成为其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野蛮残酷地以剃头等方式改变之,就是对这个民族最大的摧残凌辱,何况伴随着的还是无情杀戮呢。

大清对被征服的汉人,施行剃发、杀戮、迁城等残暴政策,努尔哈赤时就开始了,辽东少则百万人死于他的屠刀之下。

皇太极时采取了一些缓和满汉矛盾、减少对汉人压迫的措施,但大满族主义色彩更加浓厚,常以金世宗为榜样,严守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像剃发这样的事,要求更加严格。

多尔衮上位后手段之狠辣,远超老哥,丝毫不逊老爸,入关之初,军纪虽有好转,剃头、迁城等暴行依旧,后为了立足中原,收买人心,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五月二十四日,下令罢除剃发。

应该讲,这对之后大清迅速击败大顺与南明弘光政权,占领整个北方,并为下一步顺利迈向南方,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晚明的衰落、内政的腐化、&ldo;流贼&rdo;的冲击、强敌的入侵、弘光的脆败,以及文明的浸淫、精神的沦丧等等交汇互织下,中原民众大多已接受或者不得不接受了被异族统治的现实。

只要多尔衮在衣冠服饰上继续采取宽容政策,加上强大无比的满洲铁骑,收降南方,夺取天下,指日可待也,但是民族的野蛮、领袖的愚蠢,又怎会让清人这么做呢?他们哪有这样的见识哟!

占领南京后,多尔衮们便凶相毕露,六月初即严令中原男性民众一律剃发,而且是不允许有任何改变浮动的绝对命令,&ldo;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rdo;,华夏史上极端罕见,辽金元都未有此狠辣也,况大明统辖满洲鼻祖建州女真二百年,也从未令其改变习俗,蓄发戴巾呀。

更令人无语的,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剃发哟!

简说一下,现如今充斥影屏的辫子戏里的形象,还是超级美化的呢。

清前中期剃发样式真相是,头颅四周全部剃去,只留一顶如钱大,结辫而垂,名曰金钱鼠尾,中原简直又回到了蛮荒时代。

后果可想而知,多尔衮错误的提早鸣金收兵,九州大地抗清的火焰本来就未熄灭,这下可好,很多已经归顺的和即将归顺的地方,被迫又扛起了枪,与野蛮残暴作坚决斗争,尤其江南一带,江阴、金坛、嘉兴、武进、上海、苏州、常熟、昆山、嘉定、太仓及皖南各地等等,怒火迅猛,已然燎原,大清再也别想轻松拿下甚至和平收取了。

本周收藏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