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它就是科学技术。
据说康熙一生酷爱钻研,也极其擅长精通,简直称得上那时最优秀的中国科学家了。
这可了不得,历代帝王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名副其实的惟一,而且还能充分说明康大帝是能跟上世界发展潮流的。
也许康熙真爱钻研科学,也真懂些科学知识,甚至是个大科学家的水平(怎么可能呢),作为个体,考证真假很重要,但作为一个帝国无可争议的最高领袖,着眼点就没必要放于此了,关键看他是否用科学来兴国。
这才是真正要关注的地方,才是衡量康熙是否为大帝的一个重要因素。
历史上有太多擅长某一方面的帝王,有的还堪称个中翘楚。
如宋微宗赵佶的绘画、南唐后主李煜的文学,不要说他们所处的时代,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都能进入最优秀的行列,但有谁说他们是好帝王呢?两码事嘛!
评价一个帝王的优劣,根本还在于他的治国水平,看他对国家的贡献。
其他如能有助于此,方为最佳,比如会打仗,弱肉强食的时代自然益处多多了。
反过来讲,哪怕你什么都不会,但会治国就够了,照样是杰出的领袖,顶多浪漫传奇的东西少些,缺点明星的光彩而已。
雍正就是,相比老子与儿子,没听说他会这会那,可现在大众有人说他不是优秀的帝王吗?
所以康熙学习科学本身,真像捧康者们所说那么神奇高超吗?或是仅供个人消遣娱乐的工具,水平其实很一般?甚至为了炫耀自己,批评别人?等等。
这些都不重要了!
当时代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需要科技立国强国的时候,一国之尊高下之分,就看你是否在国内发展了科技,推广了科技,并用其促进了社会的前进。
有,了不起的帝王;无,纵使自己再擅长,不还是&ldo;奇技淫巧&rdo;?和明天启帝爱好木匠活有啥根本区别呢?就算最高级也无非就是李煜、赵佶。
遗憾的是,康大帝恰恰就停留在这&ldo;无&rdo;的水平上,科学在他的时代所处地位、作用及现实状况,甚至连晚明都不如!
高捧科技是笑谈(2)
且看晚明,从宣传效果来看,也许帝王们自身好像没有康熙对科学那么钻研,但在认知与态度上丝毫不逊甚至是超越的。
被后世批判鞭挞的万历,其实对西方传教士及他们带来的先进科技知识,都是积极接纳的。
崇祯更是在他即位才两年(1629),不过十九岁的小年轻,就能用极宽广的胸怀接纳西方科技,批准了徐光启宏大的修历计划,并要求他&ldo;广集众长,虚心采听,西洋方法不妨兼收,各家不同看法务求综合&rdo;。
说得多好,关键还迅速付诸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