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孩子们的玩闹。
围墙。
村庄没有围墙。
只有菜园象征性围起一圈篱笆,漏风漏雨漏春光,与围墙是没法比的。
初入乡中学,感觉最新奇的是那长长的围墙。
好奇是一枚磁石,将我们这些孩子紧紧地吸引到围墙边,疯玩狂闹。
起初是想办法爬上去,骑墙而乐。
骑腻了,就翻越。
立于墙垛的风光,在于能享受着底下同学的仰视和鼓励。
最刺激是的跳过去,落于地面之前有腾飞的快感。
玩的花样不断翻新,就有人提出要砸墙了。
一个,又一个人向围墙投掷石头,一只,又一只脚在墙上踹,嘭嘭作响。
砖松动了。
墙豁口了。
一旦洞开,围墙就脆弱得不堪一击。
不到一个学期,教学楼前的一排围墙,就全毁了。
一个人面对围墙时,感觉心中有愧。
因为我也是浩浩荡荡的踢墙大军中的一员,倒墙的“功劳簿”
上,也有我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清风徐来,我一个人坐在井沿上,凝视眼前这片满地颓垣的围墙遗迹,心生怜惜。
心想,如果围墙也有一颗心,那么它一定疼痛难忍。
我用我的目光抚慰它难于平抑的锐利的痛。
蓝天之下,一个少年用善良和忏悔的目光抚触疼痛的心。
2、狂乱的年代。
校长。
寒冬之夜,聆听她的故事,听得身颤心寒,即使在超大功率的取暖器面前烘烤,也抵不住从心底不断冒涌的冰冷。
她是我的一个同事,已退休,返聘至后勤部做普工。
是聊孩子的事,扯出悲凄往事来。
初为人母,她已过35岁,那个年代,算是相当晚了,已然超出我的理解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