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除非暴扣时在模仿篮球巨星吐舌头,落地时又忘了收回来……可即使这样,也只是心灵受到了创伤——俗称:丢人。
全息模拟化下的体育比赛,对于力量、速度、体力、耐受力等人体外在能力的要求大幅降低。
因此,更凸显出了参赛者的反应、技巧、经验、知识等内在能力的重要性。
以上这些全息模拟比赛的特点,让男女同场竞技,成为了可能。
也使得一些专业性极强、危险性极大的体育比赛——如赛车、高山滑雪等,有了越来越广泛的群众基础。
而群众基础,又是所有活动的基础。
是故,传统形式的体育比赛,以全息模拟化后的新形式出现,一步步为人们所接受,一步步成为了世界赛场上的主流。
七十年前,绝大多数的传统赛事,都有了与其对应的模拟赛事。
至于参加传统赛事的职业选手们,有些,也已改行进入了模拟赛事领域。
没办法,这边的观众老爷们更多。
虽说隔行如隔山,可毕竟这些职业选手并非是真正的跨行。
比方说,百米飞人去参加模拟百米比赛,就算失去了其自身肌肉带来强大爆发力,也同样可以凭借其世界顶级的反应力和短跑技巧,领先一众程序员工程师三十米冲过终点线。
这些职业选手的加入,又令模拟赛事的职业化进程更进一步。
六十年前,总部位于欧洲洛日国洛桑的世界竞技体育联盟,正式更名为世界竞技联盟,并同时宣布,将以官方名义,举办各类模拟赛事的职业联赛。
别看更改后的名称,只比原来删去了“体育”
二字,其实这一更改,当可谓意义非凡。
因为此时的模拟竞技比赛的内容,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体育项目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