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清瘾的话铿锵有力,告别过去的黑暗也告别过去的他。
智慧长老依旧笑容满面,不置可否。
最后还是剩下清木一人没有回答,所有人的目光不自觉地射向了他。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清木开口说偈道。
智慧长老收起笑容,一脸庄重,凝视清木。
而清木面色平静,嘴角挂着一丝微笑,如同清风吹过古井,波澜不惊。
良久,智慧长老向清木合十示意,走下涅槃台。
“轰”
的一声,台下众人疑惑声四起,彼此大眼瞪小眼不明所以,台旁几位大师脸上也有惊愕之色,还有人摇头叹息:了不起。
终于,台下有僧侣大声说道:“敢问诸位长老,清木师兄所言何意?弟子不解,还请长老解惑。”
清隐寺方丈智性看了一眼智慧长老,随后站起身来,向众人说道:
“清木所引的是《金刚经》中的第一品,说的是我佛的一个故事:那时,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众住在一起。
到午时该吃饭了,世尊郑重地披上袈裟,手持钵盂,进入舍卫城中乞食。
在城中按顺序挨门挨户化缘完毕,返回住处,吃完饭,收好袈裟和钵盂,洗净脚,整理好座位,然后打坐。”
“弟子还是不解,这故事与智慧长老的问题有什么联系?”
智性方丈微微一笑,继续解释道:
“这第一品讲述的佛是一个平常的人,但在平凡的生活里时时处处在修行,进入境界,穿衣,乞食,吃饭,洗足,敷座,都自然体现作为一个乞丐的威仪。
老衲想,这也是清木答案:平常心既是道。
对吧,清木?”
清木合十,“弟子正是这个意思。”
至此,台下僧侣才理解清木这段话的高深含义,纷纷赞扬清木了不起,不愧是活佛转世。
远处,几个站在大雄宝殿旁看热闹的杂役工人也是议论纷纷。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挠了挠头,“不就是一段经文吗,他们干嘛那么大惊小怪?”
“那可是不是谁都会的经文。”
旁边一位明显岁数大很多的工人回答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