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十六章(第1页)

六皇子与陈珪此番奉命下江南赈灾查案,包括永嘉帝在内,满朝文武皆以为此去一行必得腥风血雨,贪官酷吏落马无数,乃至两江官场半壁江山皆得改头换面,甚至永嘉帝都已经做好了英名蒙尘的准备。

哪里想到陈珪刚到江南之后,便带着太子殿下的亲笔手书和锦衣军统领赵弼和的家信分别拜访了几位江南大佬,几次请酒吃席下来,便已经推杯换盏,化干戈为玉帛,而后又借着“将功补过”

之名,游说两江官员出财出力,在朝廷赈灾钱粮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鼓动当地官员自掏腰包安置灾民,购买土木粮种农具耕牛,着手张罗重建事宜;除此之外,更是舌灿生花,劝说两江泰半犯事官员还清朝廷钱款,主动缴纳贪墨脏银,揭发主事者以减其罪……

最终除真正罪大恶极赦无可赦的主事者不得开脱之外,其余官员竟然各有各的推托之词,虽然奏疏上达天听之后,这些官员仍旧会因失察之过而受到责罚,但好歹身家性命是保住了。

朝廷和永嘉帝的颜面也就保住了。

这么一桩震惊朝野,牵扯两江的大案,竟然被陈珪长袖善舞,四角俱全的做到了和光同尘,粉饰太平,且又圆满解决了赈灾之事的大团圆结局。

直叫长安城内担忧不已的永嘉帝并太子殿下,以及那些想看陈珪笑话儿的朝臣们摔碎了眼珠子。

在永嘉帝并满朝老臣眼中看来,六皇子与陈珪的这一桩差事着实办的干净漂亮,毫无后顾之忧。

这样的局面也让永嘉帝和满朝文武颇为好奇,不知道陈珪究竟做了什么。

然条陈奏疏之上只能将此事前因后果大略写明,终究不能事无巨细的交待明白。

所以此番回京面圣奏对,永嘉帝着重询问了当中细节——或者说是陈珪的手段。

毕竟以六皇子刚直不阿,宁折不弯的脾性,这种和光同尘的漂亮事儿不像他的手笔。

陈珪眼见圣人垂问,心中早已拟好腹稿,当即侃侃而谈。

忽悠的永嘉帝与诸位朝臣连连点头称赞。

唯有身处其中的六皇子似笑非笑的看了陈珪一眼,暗暗骂了一句“骗死人不偿命”

,不过出于种种考虑,倒是并未拆穿陈珪的谎言。

一时陈珪禀明经过,永嘉帝又向六皇子询问了各种细节部分。

方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而后又沉吟片刻,开口说道:“此番言官御史弹劾两江官员勾结河道总督卢焕章贪墨修河工款一案,虽然经过钦差查明,证明涉猎其中的官员五不足一,但终久也暴露了两江官场有官官相护之弊。

尔等须得引以为戒。

如今河道总督、兰台寺大夫与两江官位多有空缺,诸位爱卿可有贤能举荐?”

太子殿下与诸位大臣闻言,登时面面相觑。

沉吟半日,皆无人说话。

永嘉帝见此情形,不觉轻笑,随手指了指太子说道:“太子为国之储君,监理国事。

由你来举荐贤能乃分内之事。

你先说说罢。”

太子殿下闻听圣人之言,忙躬身说道:“回禀陛下,儿臣前番举荐卢焕章担任河道总督,岂料卢焕章不思忠君报国,反而勾结两江官员贪墨修河工款,致使河堤崩溃百姓遭难。

儿臣识人不清,着实惭愧。

岂敢——”

“好了。”

永嘉帝摆了摆手,打断太子殿下的自咎之言,因说道:“常言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身为人君,需要有识人之明,断人之才。

然偶有失措,也是情理之中。

太子……”

永安帝说到这里,若有所思的停了停,方才说道:“说说你心中的人选。”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