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帝王爲學之本
漢光武明帝唐三宗之學
光武受《尚書》,通大義,《東觀記》云:受《尚書》於廬江許子威,大義略舉,因學世事。
召桓‘桓’,原作‘亙’,避諱,今據四庫本改,下同。
榮入説,甚善之。
每朝會,輙令榮敷奏經義,帝稱善。
帝每旦‘旦’,陳本、四庫本作‘日’。
視朝,日仄乃罷。
數引公卿、郎、將講論經理,夜分乃寐。
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承間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黄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神,優游自寜。
’帝曰:‘我自樂此,不爲疲也。
’太子,顯宗也。
臣按:光武早爲儒生,及即位,孜孜經術又如此,宜其光復舊物,身致升平。
視少康、周宣蓋庶幾焉。
惜其時,儒臣作輔如伏湛、侯覇軰皆章句書生,未明乎古人格心之業。
故在位三十餘年,雖鮮有過事,而以無罪廢正后、易太子,則有媿‘刑家’之義,以直諫殺大臣,則有乖從諫如流之美。
蓋其所學未至於明善誠身之地,故於父子、夫婦、君臣之際不能無可憾者焉。
聖學不明,雖有不世之資如光武‘武’,原誤作‘明’,今據嘉靖本、陳本、四庫本改。
者,迄不能追帝王之盛。
然則人主之於務學,其可苟也哉。
顯宗孝明帝十歳通《春秋》,光武奇之。
旣爲皇太子,師事博士桓榮學,通《尚書》。
及即位,尊以師禮。
乘輿常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設几杖,會百官及榮門生數百人,天子親自執業,每言輙‘輒’,原誤作‘輔’,今據四庫本改。
曰‘大‘大’,四庫本作‘太’。
師在是’。
旣罷,悉以太‘太’,四庫本作‘大’。
官供具賜之。
後,三雍成,三雍,謂明堂、靈臺、辟雍。
拜榮爲五更。
更,謂耆老而更事者。
每大射養老禮畢,帝輙引榮及弟子升堂,執經自爲下‘下’,陳本、四庫本作‘卞’。
説。
謂下同上。
語而講説也。
詔曰:‘三老李躬,年耆學明。
五更桓榮,授朕《尚書》。
《詩》曰:“無德不報,無言不酬‘酬’,四庫本作‘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