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过有个产业例外,开矿,尤其是贵金属矿。
无论金银铜矿,只要挖出来就是钱。
朝廷不鼓励开矿,主要是怕引发社会动荡。
矿山一般都在荒郊野岭中,弄一群青壮进去很不好管理。
朱元璋就是靠聚众造反起家的,深知这种人聚集多了有多危险,所以宁可舍弃矿产收入不要,也不愿意国家四处藏着隐患。
但皇帝不愿意采矿,不意味着真金白银扔在那里没人惦记。
各地豪强包括官员们都不是傻子,岂有入宝山空手的道理。
于是他们勾结在一起利用政策漏洞变相贩卖许可证,然后再收一大笔回扣或者干脆参股经营。
在人为操作下,明朝的矿业慢慢成了灰色产业,每年上缴朝廷的税收只有可怜的一点点,但各地开矿的规模却逐年增加。
公文上面写的凄凄凉凉,实际上干得红红火火,利润全进了当地豪强和官员兜里。
最底层的矿工和最高层的皇帝一样都只能喝口汤,还是凉的。
其实收矿税并不是万历皇帝首创,在正德年间就这么干过。
皇帝一看,好嘛,你们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连口热汤也不给我剩,到头来国家一有事就催着我掏私房钱补贴,凭什么啊!
性格软一些的皇帝还能忍,赶上性格比较强的皇帝干脆就不忍了。
你们能拿老子为啥拿不得!
你们能利用权力欺上瞒下,我就派宦官去全国各地检查。
发现一个开矿的就坐地收税,收上来的税全入内帑。
这下朝臣和地方豪强们可就不乐意了,但又不能直接说皇帝抢了自己碗里的饭,咋办呢?好办,他们用了两个招数。
先发动舆论攻势,只字不提入股开矿的事情,只说皇帝派宦官收税是与民夺利,增加了矿工负担,容易造成民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再私底下蛊惑矿工,把他们吃苦受累加班加点忙活一年,到头来却还是挨饿受冻的根源归结于皇帝拿走了多吃多占,就像后世用舆论引导996们去憎恨资本家一样,把真正的始作俑者藏在大义后面难见首尾。
大多数矿工都是贫苦出身,站的平台不够高,根本看不到高层里的弯弯绕,很容易上当,然后就傻乎乎的和各地矿监对抗,给别人当了枪使还茫然不知。
输了,在当地吃官司,躲过一阵风还会被放出来继续干活。
赢了,真逼得皇帝不得不把矿监叫回去,所得的红利也落不到他们手里,最终还是和原来一样,该吃不饱依旧吃不饱,该加班加点一样不会少。
说起矿税之争,表面上看是皇帝横征暴敛,实际上是官员集团与皇帝之间的利益争夺。
没有谁对谁错,两边全是为了私利,没一个是为国家着想,属于狗咬狗一嘴毛。
官员集团试图用经济手段限制皇权,没钱了,皇帝自然就要听官员的建议,按照他们的思路去治理国家,同时也得放权。
这是从朱元璋废除宰相、大权独揽那会儿起种下的祸根,开头就走错了方向,早晚得爆发。
反之,皇帝想巩固皇权手里必须有钱,否则怎么养着一大堆宦官为自己办事。
没有东厂、西厂、锦衣卫,拿什么和满朝文武掰手腕呢。
这一点从满朝文武,包括部分宦官的态度上就能得到证明。
沈一贯是浙党领袖,在朝堂里势力最大。
同时存在的还有好几个小团体,暗地里争斗不休互相倾轧。
可到了矿税一事上,他们立马就摒弃前嫌统一口径了。
俗话说的好,事物反常必为妖。
他们为什么如此一致呢,难道真是为了社稷和百姓?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他们有这么高节操,早就该把自家多占的土地全吐出来归还给农户。
合乎逻辑的推论只有一个,官员和部分宦官在矿税这件事上利益一致,也只有真金白银的利益才能让不同地域、不同理念、不同诉求的人如此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前赴后继。
从劲头上看,利益还不小呢。
站在81年的阿富汗战场上,大胡子的姆哈马德一脸严肃,扛起了肩头的RPG。T-62的碾压,雌鹿的轰炸,石勒河的咆哮,都不会让阿富汗游击队屈服!赶走苏联人,解放阿富汗!打败印度阿三,雄霸南亚!一不小心,姆哈马德成了阿富汗的实权统治者,一不小心,姆哈马德被政变的军人推到了巴基斯坦总统的位置上,又是一不小心,姆哈马德把印度分割成了数块,只给阿三留下了个弹丸之地。就连美国人的航母编队,都被印度洋咆哮的海浪席卷回了美利坚,印度洋是姆哈马德的后花园!...
...
一人,一剑,一苍天。...
落幕本是华夏龙牙特种部队的一名中尉,一次执行危险任务时,被上级紧急叫回。并丢给他一个两难的选择。在父母和战友面前,他选择了前者。而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所接受的这个神秘任务,竟然会将他卷入一场更高层次的较量之中2018,阿三回归力作,敬请期待,欢迎围观...
我有一方鉴,天地万物皆可辨。我有一身名,八方撼动永不平。我有一颗心,枯寂万载犹未醒。我乃一凡人,掌道独步笑苍生。一百年阳寿未尽,弹指间,诸天圣者灰飞烟灭。三千年求他不得,请且看,我吴迪改命逆天行!(ps每日中午12点,晚上811点更新,已完本一上架书大道仙祖,请放心收藏。)...
乱世出英雄,美人爱英雄。无数光环笼罩在英雄头上,但谁人知英雄背后辛酸?爱恨情仇,血泪交织,万般苦楚怎堪向人诉!试问英雄因何成,我命由我不由天!当命名登上帝位之后,他的爱妃们问他有什么感受。命名背负双手,昂首望着天边的夕阳,淡淡地说了一句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