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1章(第1页)

在探险早期,科学家们对仿拟场格外垂青,称它们为海洋向外敞开的窗户,是建立两个文明间梦寐以求的沟通的绝佳通道。

然而,不久他们被迫承认,交流的希望丝毫不存在,所渭沟通过程的尝试,不过以形态复制始,又以形态复制终,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仿拟场这条路是个死胡同。

于是,神人同形论、神兽同形沦等论调大行其道,一时间,各种思想流派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头来,学者如马滕斯和埃科内,甚至把基斯所说的&ldo;脊椎粱&rdo;和&ldo;灵变精&rdo;归为海洋的&ldo;感觉器官&rdo;和&ldo;肢体&rdo;一类。

突出于海面,高达两英里的隆起物竟成了什么&ldo;肢体&rdo;,照此下去,地震都成地球的健身操了!

基斯用了三百章的篇幅对生命洋表面出现的标准形态作了分类整理,这些形态一天之中就可看到几十、甚至几百次。

对称锥‐‐请允许我继续使用基斯学派的术语和概念‐‐是与人类最不沾边的物质形态,它与地球上的任何物态都没有相似处。

探测对称锥的时候,人类已经清楚,生命洋没有攻击性,除因机械故障、探险者的盲目蛮干所导致的事放外,海洋的原生质旋涡没有吞噬过任何人或物。

人类可以在&ldo;伸肌谷&rdo;、&ldo;脊椎梁&rdo;、&ldo;天梯&rdo;中随意飞行,而无须有性命之虞。

面对外来物的入侵,原生质均以音速退避,为其让道;甚至在海面下打开纵深隧道,欢迎外来物进入‐‐为此,海洋将付出巨额能量,按斯克里宾的计算,耗能高达10的19次方尔格1。

【1尔格:能量或功的单位,相当于一达因的力在移动一厘米时所作的功。

不过,人类首次进入对称锥考察时,依然采取了最为严格的防范措施。

当然,其中大量安全措施后来被证明是多余的。

那些探险勇士们的名字为每一个地球学童所熟知。

庞大的对称锥形态之所以危险可怕,并非探险勇士的梦魇所引发,而是由其自身结构的不稳定性和反复无常决定的。

其结构并不遵守普通物理定律。

生命洋具有智能这一论断,在进入过对称锥极深处的科学家之中,不乏热情的支持者。

对称锥诞生于一场突如其来的海洋原生质喷发,喷发前一小时,数十平方英里范围内的海洋便出现玻璃化现象,发出闪闪的光泽,但此时仍为流体,海浪波动频率也束发生变化。

偶尔,玻璃化现象也出现在&ldo;灵变精&rdo;留下的竖井周围的海域里。

然后,那玻璃化海域内若隐若现的海洋表面竟然慢慢向上隆起,形成一个硕大无朋的水晶球,球体反射出各种杂色的景物,斑斑驳驳,影像杂陈,有天空太阳,有云雾障气,有整个的地平线。

各种光线或分解,或折射,或衍射,创造出一个万花筒似的色彩奇观。

尤其在蓝太阳日的白天或红太阳日的日落时分,水晶球变幻出的景象更是摄人心魄,活脱脱又一个索托利斯。

那情形,好似行星正在生产自己的孪生弟弟,这弟弟升起在海面上,分分秒秒都在长大,长大,长大……直长到极限,长到不能再长,大到不能再大,然后突然从顶部开始,上下裂开,成为许多瓣。

注意,它只是如花蕾一般开放,而不是爆炸。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