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是脸上都带着无比的欣喜和高兴。
李志坚在门口远远的到这一切,心想就让你们多高兴几天吧!
然后转身,默默的离开了这个重新变得生气勃勃,噪音更是大了几十倍的作坊。
太极宫,大唐帝国的朝堂之上终于,经过几个月的连番争辩,所有的大小细节都被文官们梳理了一遍。
他们长舒一口气,带着满意和骄傲的神情互相祝贺。
刚才还打的不可开交,势不两立的两人,现在又成为了惺惺相惜的君子。
李世民也倍感轻松。
长期以来的想法就要成真,一想到自己就要位列青史上,为数不多有德行足以封禅的明君,他的心底就十分高兴。
他威严的目光环视一遍文官,形式的问一句:“诸位爱卿,还有没有什么意见?”
“陛下圣明,我们都说完了。”
众文官回应。
李世民本想就此散会,忽然想起了极力促成这一切,并且完成了神奇的火船,节省了大量人力,让他的封禅之路得以成功的首位功臣:太子李治。
此刻他正装作一脸严肃的站着,可是李世民知道,这小子对这些形式化的东西从不感兴趣,这分明是在开小差!
他咳嗽了一声:“太子,太子!”
李治浑然不觉,依然还在装严肃。
诸位文官都不禁莞尔。
太子殿下毕竟还是个少年人啊!
李世民只得直呼:“雉儿!
你给我醒醒!”
这下李治反应过来了,他立刻说:”
孤附议!
“这下子大家都哈哈大笑,好一阵才平复。
李世民重复道:”
关于封禅你还有什么要说没有?你要是说的不让朕满意了,朕就要罚你殿前失仪,禁足三日。
“李治也明白了,他只得上奏道:”
陛下。
臣有两件事要奏。”
素来没话说的太子忽然有了主意,大家都很好奇,李世民也不例外,他大手一挥:”
说来听听!
说的多不管用,要说得好才行哦!
“李治其实早就有想法了,这也是他计划的一部分:“其一,前朝礼佛,曾下旨天下州县,都得修建寺庙一所。
今日我朝礼道,理应也借此封禅之事,下旨天下州县新修道观一所。
“大家一听,无论如何都说的过去,很有道理。
于是一群人纷纷建言:”
臣附议“”
臣也附议“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