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话说老聃返回京都洛邑后,还如同在梦境之中,终日沉默不语,时常静坐呆想。
同僚皆私下皆议论说,老聃换了个人似的。
大夫苌弘问其缘故,老聃谨记母亲“天机不可泄”
嘱托,谎称“家遭不幸,母亲与妻子先后病逝”
。
此言苌弘告知景王,景王闻得老聃家中不幸,很是同情,便在苌弘的提议下,换人接替老聃柱下史之职。
从此,老聃便专心致志履行典籍守藏之职,一晃就是二十多年。
老聃履行典籍守藏之职这二十年间,闲暇时便认真研读老莱子所送“十五篇”
书简,并渐渐由皮毛深入其精髓。
从中领悟到,当年老莱子在仙人谷对其所言,空虚无形但其力无穷无尽的天道之内涵。
纵观老莱子为人,可谓是“隐孝”
兼容之楷模。
老莱之孝,非隐无以成之;老莱子之隐,唯孝益能终之。
老莱子及其十五篇书简,正在改变着老聃人生思考轨迹。
老莱子及其十五篇书简,也在为老聃后来所著《道德经》,奠定了最原始、最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五二零年,老聃五十一岁时,景王病逝。
周大夫单旗、刘狄立景王长子猛接替王位,称谓为悼王。
景王庶子王子朝率百工及灵王、景王的族人与悼王争位,击败王师。
悼王逃出王城,告急求救与于晋国,开始了长达十八年争夺王位的内讧“王子朝之乱”
。
此时,诸侯国势力也愈来愈强大,群雄争霸,觊觎朝廷,更使周王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晋国国君顷公闻得周王室大乱信息,遣大夫籍谈、荀跞率军队渡过黄河,直逼周都洛邑。
王子朝见晋师威猛,无法取胜,遂带百官迁居于京。
晋国军队护送悼王入居王城。
悼王猛借兵复辟,心有余悸。
此后一日三惊,当年冬天忧惧而死。
原景王卿士刘文公与大夫苌弘化碧联手,拥立悼王的同母弟王子匄(姬匄)为王,是为周敬王。
晋国军队撤退后,王子朝率军攻打王城,敬王派兵迎战。
敬王的军队不堪一击,王子朝入居王城。
敬王逃到狄泉(又作翟泉,今孟津金村附近)。
周王室两王并立,人称王子朝为西王,敬王为东王。
东西二王互相攻杀,数年不决。
公元前五一六年,王子朝的大臣召庄公、上将南宫极相继去世。
百姓告称:敬王让刘文公使人散布谣言,称王子朝之乱,使上天震怒,南宫极是被天雷劈死的。
于是,洛邑王城民众人心悚惧。
刘文公与苌弘化碧联手,请兵于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