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刘大刚的事,暂时按下不说。
还是接着讲述财哥和霞婆的婚礼吧。
衡阳习俗,凡是婚嫁、丧葬、寿辰、“满月”
、开业等喜事都会大办酒席。
传统席面为八种或十种荤菜宴客,即俗称“八大碗”
或“十头碗”
,一定是双数,不能单数。
特色是蒸菜,以蒸为主:头碗、蒸全鸡、蒸全鸭、蒸肘子、蒸扣肉,配以粉条、竹笋、香芋、海带、时令蔬菜。
酒席以蒸和烧、炒、熘、煸形式构成“五碗”
,一般九个菜一个汤,所以称为“十大碗”
。
“十大碗”
也分低、中、高档。
低档的一般全为猪肉而无鸡、鸭、鱼;中档的有鸡、鸭、鱼、蹄筋、竹荪等;高档的除了蹄筋、竹荪、鱿鱼外,还有海参、鱼翅等等。
到了九十年代,“十大碗”
不仅大换“包装”
,由猪肉为主推广到以鸡、鸭、鱼、海产品为普遍。
头碗里面的材料一般有鸡块、蹄花、粑粑肉、酥肉、酥排骨、香芋、墨鱼、黄花、木耳、笋子、海带、鸡汤、鱼丸等,也或增或减作一些小调整。
酒宴很讲规矩,吃头碗就更有讲究。
头碗上来以后,同席吃酒的少不了先寒暄恭敬一番,由最年长者或最尊贵者先启用筷子,然后口中念念有词:“来哟、来哟……”
众人才能随筷子的指向而去——但还不能立马动作,头碗中最面上的“头菜”
须由最年长者或最尊贵者夹动以后,众人方可夹菜。
一般而言,每个吃酒的人面前,都会多摆放一个大海碗,吃酒的大都把菜分到自己的海碗里,带回家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