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九章龙盖山(第2页)

薛明一看到那个令牌,就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李道长把令牌直接递给了薛明。

薛明一愣,“道长,这是什么意思?”

李道长拉过他的手把令牌放到他手里,“我们几代弟子守在这里,就是为了把这令牌物归原主。

祖师爷遗命,凡是带着金龙令牌来到此处的人,就是日后我派重兴的命中贵人,墨龙令牌就交给她的命定之人。

我观你们之间牵扯不浅,应有三世情缘,本身福泽深厚,肯定就是你没错了。

另外还要请二位助我,把神像从湖底取回来。”

说完对他们俩笑了笑。

权秀和薛明听了三世情缘四个字有些怔愣,薛明可能不知道,权秀是信的,这就是他们的第二世了……又听到他后面说的才回过神点点头,他们本来就想帮忙的,就是那湖深不见底不知道要怎么取回来。

权兴在一旁听的云里雾里一脸迷糊,“我们要怎么取?用网捞么?”

那神像那么大也捞不动啊。

李道长没有回答,伸手摆了个请的姿势,“三位请跟我来。”

说着转身在前面带路。

他们随着他转来转去,本来一眼就能看到边的山顶,突然变得雾蒙蒙的,更是从青松翠柏中间出现了一个洞口!

权兴一脸惊奇的道:“道长,这是仙人洞府吗?”

李道长依旧一脸笑容,“这里是叫仙人洞,不过不是仙人洞府,里面是通往湖底的通道,也是我们闭关清修的地方。”

他们进入洞中,通道很黑,道长拿出一盏带防风罩的油灯。

一路向下走,好像没有尽头。

之后一路上都是权兴在问他关于南岳山和道教的事。

李道长详细的给他讲,道教在这里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历代以南岳山为主要活动场所。

汉代以来,南岳山就被誉为江汉、洞庭湖两大平原的道教福地之一。

汉代时期建有五座六角亭,列供多尊金、铜、生铁、木质神象,时有香火奉祀。

三国时期,百姓苦于兵荒马乱,希冀有一尊能主持正义、兴利除害的神只,于是增修南岳大殿,供奉南岳祖师,并将六角亭改建成较大规模的七女宫。

延及唐五代,又在南岳大殿南侧增修李卫国公祠,以纪念唐李靖下江陵取萧铣驻兵于此时,关心群众疾苦,招致远近悦服,"建祠以祀其德"。

之后,产生了许多符合百姓心愿的神话,广为流传。

同治丙寅《石县志》载:公尝射猎山宁,宿一朱衣家。

夜半,忽一妇人谓公曰:"此龙宫也,天符命行雨,二子都不在,欲烦公一行……"。

此后,每逢天旱,当地人民就到李卫国公祠求雨。

同书又载:山旁有石湫,世传为龙穴,昔有龙现其上,故名龙盖山。

朝出云则雨,农民种禾,往往占候不诬。

是山是祠,为祈雨设也。

因之香火鼎盛,历宋、明、清而不衰。

看小说,630book.cc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