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认识的一个外科医生,就收过寄到家里的恐吓信,上面没署名,不过他知道是谁干的,是一个动了癌症切除手术之后情况恶化死亡的患者的家属。
那名患者的癌症已接近末期,不管动不动手术,存活率都很低,院方明明事先讲清楚了,可是等到人真的死了,家属还是怪起医生。
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啦。
&rdo;
&ldo;那封信,是患者死于这家医院的家属写的吗?&rdo;夕纪小声问道,办公室里只有他们两人,恐吓信的事还没告诉护士。
&ldo;不见得是家人,不过一定是关系很密切的人,像是恋人、好友,或是恩人吧!
大概是认为重要的人被这家医院杀了。
&rdo;
元宫的语气和平常一样冷静,视线正落在他负责的患者病历上,表明比起身亡的患者,他更在意活着的患者病情。
夕纪当然也同意这种想法,她到这里研修之后,也有好几名患者被殡葬业者送出去,其中有不少人与夕纪多少接触过。
但是,夕纪每次都没有多余的心力难过或沮丧消沉,因为新的病人接二连三地出现。
她深切地体认到,医生的义务就是尽可能救助更多人,正因为有救不了的病人,才更希望全力治疗有救的病人。
夕纪实在无法把那封恐吓信当做纯粹的恶作剧,或许是因为发现恐吓信的冲击太大了,但她很在意其中的用词。
自称&ldo;警告者&rdo;的犯人,在文中用了&ldo;破坏&rdo;这个字眼。
若不公开一切疏失并道歉,就要破坏医院……
如果是恶作剧的恐吓信,会用这样的字眼吗?夕纪忍不住揣测。
不仅是医院,在恐吓某些建筑物里的组织时,常用的字眼是&ldo;放火&rdo;。
我要放火烧你家、要放火烧学校,要放火烧公司……,如果是这种用词,也许就不会这么在意吧。
夕纪这么想。
为什么要用&ldo;破坏&rdo;这个字?不是放火,不是爆炸,刻意选这种字眼,让她不得不认为其中别有含意。
犯人是不是有什么具体计画?是不是根据那个计画,&ldo;破坏&rdo;才是最恰当的动词?
当然,她也明白自己再怎么想都无济于事,只能期待警方克尽职责。
院方必须面对往后如何处理的问题,但住院医师没有插手的余地。
门开了,西园走进来。
他刚才应该正与其他教授召开紧急会议。
西园一脸凝重地在椅子上坐下。
&ldo;你后来有没有跟谁提过?&rdo;他问夕纪,应该是指恐吓信吧。
&ldo;没有。
&rdo;
&ldo;山内呢?他还在学校那边吗?&rdo;
&ldo;没有,刚才还在这里,现在在加护病房。
&rdo;
&ldo;跟他说了吗?&rdo;
&ldo;还没。
&rdo;
&ldo;是吗!
那好,待会儿我来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