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rdo;史迈利一边说,一边把边桌上的某个东西递给葛林。
&ldo;这是微笑墓园二十周年时特别订做的纪念品。
家里的人每人都有一个。
&rdo;
那是一只大理石的文镇,形状是古老的六角形棺材,盖子上刻着墓园的代表图腾:微笑的嘴唇,将它翻过来看,背面确实有&ldo;nto ori&rdo;的字样。
葛林一边端详着文镇,一边说道:
&ldo;这就像日本人说的&lso;世事无常&rso;吧?&rdo;
哈斯博士高兴地扬起了眉毛。
&ldo;嗯,没错。
庞克族里很少有你这么博学多闻的。
至于这句话为什么会流行起来呢?因为当时死亡在欧洲四处蔓延。
胡伊辛格所谓的&lso;中世纪之秋&rso;‐‐十三世纪中叶,黑死病大流行,使欧洲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
不仅如此,农业进入了低成长期,贵族文化也一蹶不振,十五、十六世纪更是战争频繁。
总而言之,欧洲人时时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
象征当时人们心理的东西有很多留了下来,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lso;死之变容&rso;像(transi)。
葛林,你有没有看到装饰在殡仪馆的灵安室‐‐&lso;黄金寝宫&rso;里那座仿制的雕像啊?&rdo;
葛林还没有去过那边,所以摇了摇头。
&ldo;那是模仿当时法国国王佛朗索瓦一世的坟墓制成的。
倒卧在地的尸体上爬满了蚯蚓和蟾蜍,看起来非常恐怖。
它所表达的是尸体逐渐腐烂的过程,因此才会被称为&lso;死之变容&rso;吧!&rdo;
&ldo;蚯蚓……蟾蜍……腐烂的尸体……&rdo;赤夏全身起了鸡皮疙瘩。
&ldo;哇!干嘛搞得那么恶心……&rdo;
&ldo;所以啊,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当时的人们做出那种可怕的雕像,是为了宣扬&lso;ntoori&rso;的思想。
在这行为的背后,当然有着对死亡泛滥现象的不安,但除此之外,对肉体的反省‐‐也就是因偏重感官、纵情逸乐而生的罪恶感,肯定也在其中……是的,这里面有虔敬的信仰、有大彻大悟,也有执着不舍‐‐事实上,所有对死亡的想法部呈现在那恶心的雕像上了。
&rdo;
哈斯博士至此停顿片刻,啜饮起红茶。
看着他喝红茶的样子,葛林突然想到很荒谬的事。
他们这群人晒着温暖的阳光,一边喝茶,一边聊尸体腐烂的事。
‐‐这不就是&ldo;疯狂茶会&rdo;(注:【20】这是《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一个场景,也是书中的一个章节(aadtea-party)。
)里的情景吗?
&ldo;即使到了现代,我们所面对的死亡洪流其实并不亚于中世纪,我是这么认为的。
电视上每天都大量播放各种死亡的信息‐‐世界的哪里又发生战争啦、飞机或火车的事故啦、谋杀、环境破坏、绝症、饥饿……甚至有人预言二十世纪是文明的尽头,人类即将毁灭。
也许我们现在面临的不是中世纪的秋天,而是二十世纪的秋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和中世纪的人们一样已经作好心理准备,随时把&lso;ntoori&rso;这句话放在心中呢?这才是我所担心的。
&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