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小时候也没有一个会讲故事的外婆,家穷四壁也无什么藏书可读。
上学时因书价太贵不敢问鼎,只能是偶尔卖本杂志聊解饥渴。
自己没什么文学修养没受过高深教育,有这样的痴心妄想让自己像做了贼似的心里发虚。
有时自己也觉奇怪,是谁这样捉弄人,把一颗热爱文学的种子丢在我这样的人心中,让它生根发芽,甚至长成参天大树,让自己欲写不会欲罢不能。
曾多次在夜里把双手举向天空,对着长天大地默默呼喊:“拿去吧拿去吧!”
可第二天醒来,这棵树依然在心中根深蒂固。
曾有朋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之所以不能写出东西,是因为对文学太敬畏了,敬畏到一下笔就觉得是亵渎,是大不敬。
文学是神圣的,但也应该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
也不要试着用手中的笔去改变什么,你不是鲁迅你也注定成不了鲁迅,手里拿得也不是如椽巨笔,能尽情挥洒心中的喜怒哀乐也就足够。
这也可能是一种很好的借口也可能是自己下笔不能成言的关键。
想想也是,背负太多,让自己一提笔就陡感沉重。
现在想来这真是可笑至极愚笨至极。
多年以来,我在写作这条路上徘徊复徘徊,却从来不曾投入其中。
萨特说,生命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写作亦然。
我写故我在。
如果不投身进去,你永远不解其中真味,不知道写作多无聊、多荒诞、多灿烂、多激扬;也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愚蠢、多智慧、多感伤。
我又有些蠢蠢欲动,只是自己内心一片坦然和轻松。
我再也不会刻意计较什么了,只要能够挥洒心中的喜怒哀乐就已足够。
二、关于这篇小说
在大西北警营,有许多单独执勤点的官兵,为守卫祖国的重要物资储备库、桥梁、隧道等,几个人常年驻守在荒芜人烟的深山大漠。
我在部队担负新闻报道工作,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去这些单独执勤点采访。
每去一次,感动一次。
对这些正值青春燥动的年轻士兵来说,凛冽的漠风和强烈的紫外线根本不算什么,最令他们难以忍受的,是寂寞的煎熬。
有个单独执勤点处在一条狭长的山谷中,孤零零的营房被光秃秃的大山包围着,夏日里,骄阳如火,炙烤着贫瘠裸露的山梁,热浪袭人;冬天,整个山谷里,只有肆虐的寒风过往。
三个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长年驻守在荒凉寂寥的大山谷中,那份寂寞难奈是可想而知的。
为驱赶寂寞,他们没事就去爬山、套山鸡、撵野兔……尽量使自己忙得团团转,可寂寞还是像雾一样无孔不入。
寂寞的滋味真是难熬啊!
对他们来说,多一个人,哪怕多一个活物,比如鸡呀狗呀之类的,抑或是一棵绿树,都是那么的难能可贵。
他们几乎把所有的话题翻过来倒过去都聊厌了,惟一聊不完聊不厌的,就是各自的恋人。
这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新兵没谈过对象,当然也没有女朋友。
他看到老兵每晚躲在被窝里看女朋友的照片,把女朋友的情书装订成册,一有空就拿出来看,有时感到可笑,但心里非常羡慕。
在这样的环境里,有份感情寄托,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