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而此时就在马.英.九的书房里,马英九正和他的夫人周美青一起分析着刚才肖楚所说的每一句话。
说起马英九的夫人周美青,她1952年11月30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南京,曾就读于台北市私立再兴中学和国立政治大学法律系,纽约大学法律硕士毕业。
对于马英九和周美青的结合,真可谓千里姻缘一线牵,周美青其实是马英九妹妹的同学,在高中的时候曾经见过一面。
当时马英九的妹妹马莉君带着周美青到家中包水饺,这是周美青第一次和马英九碰面,不过两个人并没有说上话,后来两人有缘在纽约大学当同学,从真正的相识,相恋,到相知,两人展开了一段海外恋情。
1977年结婚之后,马英九在哈佛攻读博士学位,都是周美青打工赚钱填补家用和学费。
那个时候在有个中国餐馆叫做故乡,她去那里做带位的工作,另外也在图书馆兼差,同时也在哈佛法学院做研究助理,同时三个工作协助马英九完成了学业。
马英九之前也曾经有过两位女朋友,不过都在大学的时候就结束恋情,和周美青相恋之后,同甘共苦结婚30年,有一句话说只羡鸳鸯不羡仙,他们俩是最好的注解。
这个连一副耳环都不带的女人被台湾媒体人戏称为“可怕的女人”
,她以至获得了台湾绿营群众的支持。
短发,素面,黑色便装,牛仔裤,年轻时的圆脸变得瘦削,更显干练。
如今马英九竞争台湾地区领导人,周美青更是一改往日冷漠寡言的低调作派,以亲民形象出现,为其先生马英九扫街拜票,两天下来肌腱发炎,腰伤复发。
这个56岁的女人从南到北穿行台湾的闹市,与每个迎面的选民握手,九十度鞠躬,遇到席地而座的老妇则蹲下握手鞠躬,保持平视,诚恳的表现使一些官话听起来也顺耳许多。
自从竞选开始之后,夫妻二人更是兵分两路拉票,平时极少参与政事,对媒体谨言慎行的周美青应对自如:“我天天在家都独当一面。”
周美青所到之处有人加油,有人骂“丢台湾人的脸”
,有人要她在衣服上签名,有人举牌“小偷”
。
她纹丝不动,只是说:“每个人都能够表达他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立场。
谣言止于智者,我对台湾人民的智慧有百分之两百的把握。”
台湾《中国时报》曾有文章指出,虽然台湾选战早在民.进.党初选确定之后就起跑,然而对马英九来说,真正的选战直到元月二日才开始。
那一天,周美青穿上“二号马英九”
的背心,走入激战区台中丰原的市集人群,握起阿公阿**手说“拜托”
,马英九才稳定地走上胜利之路。
文章表示,这场大选的最佳女主角,其实不是让马英九陷入苦战的蔡英文,而是马英九的最佳推手周美青。
因而,与其说**在选战中的“反扁牌”
奏效,不如说周美青投入选战,朴素形象扩大了马、扁的印象差距,候选人的对决揉进周美青的光环,人们忘了参选的是马英九和蔡英文,大家认同的是一个抱着老人浅笑、为孩子歌唱的周美青。
能够说周美青对于马英九不单单是一个贤内助,更是一个事业上的好帮手,一个时时辰刻都躲在他的身后,默默的付出支持的好女人。
马英九就曾经动情的评价过周美青,说:“我太太是一位有专业学养的职业女性,和大部分职业女性一样,每天大清早就要开车送孩子上学,下班回家还要督导孩子功课。
因而,除非她愿意,我从不要求她参加我公务上的应酬,我觉得这是夫妻间应有的相互尊重。”
自马英九从政以来,周美青几乎不介入他的任何公务,不进他的办公室,直到1998年他参选台北市长才第一次公开露面。
她以职业女强人的形象过自己的正常生活,塑造了“低调”
的公众印象。
两次市长选举,她都只在最后一周以亲民、爽利的作风辅选,选后继续退避,与政治划清界限。
她对外强调自己不愿做“花瓶”
,她不认为身为政治人物的妻子,就得像附属品一样跟着丈夫四周拜访或参加社交活动。
马英九参选台北市长时,周美青曾说,她是以她认为最有协助的做法去支持马英九,而且“大家是选市长,而不是选市长的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