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章(第1页)

第127章鸣喇叭

淮北矿务局某厂司机,一日晚上把他开的上海小轿车停在职工生活区。

到夜半零时,车的喇叭突然长时间不间断地鸣叫起来。

正在熟睡的他被喇叭声惊醒,慌忙爬起来去看。

他快走到车跟前时,喇叭声却停了。

他习惯地去检查车门,见车窗的玻璃是摇上的,车门是锁上的。

他就又回去睡。

然而衣服还没脱好,喇叭声又响了。

响声吵醒了不少职工,有四五个人不知怎么回事,都起来看。

为怕再响,深感蹊跷的司机只好剪断了喇叭的电源线。

这部车在交通工具尚匮乏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实际上是客货两用车。

有的人坐着这部车被送去抢救,就没有再回来。

还有的人去世后,是这部车把他们送到火葬场或者墓地。

因此在寻找喇叭无人操作状态下响的原因时,有人就联想到了他们。

第128章龙虎井

在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下有一口名井叫龙虎井。

它之所以出名,除了深不可测、永不干涸、取之不竭之外,还相传在井下和井上曾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龙虎斗。

井旁曾有一块石碑,碑文由堪称一代文人的黄岗县知县杨守敬撰写,它记载了龙虎斗的历程。

一位余姓士绅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曾告诉他的后人,他在清光绪年间见过这块碑,并阅读过碑文。

根据他的讲述,他的后人对碑文内容作如是说:清朝中叶某年,在黄冈一带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盛夏时节竟连续两三个月滴雨未降,百姓的生产和生活面临绝境。

黄岗县知县杨守敬试用了各种求雨术均无果,为此他心急如焚。

在得知回龙山下有一口叫龙井的井里有龙之后,他想:既然是井里有龙,龙见虎必斗,为何不以龙虎斗的办法将龙引出来呢?龙一出井,不就有水了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先是下令在全县旱情最重的地方每隔里地设一个求雨站,每站配青壮汉子十人,预作引龙的轿夫,然后派人上山捉住一只老虎。

安排龙虎斗那天,他身穿朝服,在井口旁下跪说:&ldo;久旱不雨,万民苦难,祈望神灵护佑,赐雨我民。

&rdo;言罢重重地三叩首。

尔后命人将虎头斩下,把虎身放在他轿里,把虎头用长绳拴牢,放进井里。

绳子放了几十丈后虎头才到水面。

虎头一接触井水,就见井水开始向上涌动。

拿绳子的人知道是龙在追虎,很快又把虎头拉了上来。

杨知县见状,早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他一把将虎头接过来抱在怀中,坐上轿子,拼命向最近的一个求雨站逃去。

此时龙带着井水已紧跟着冲上地面,追着杨知县而去。

杨知县死死抱住虎头,引着那龙追。

当杨知县逃到第一个求雨站时,说起来也奇,天空竟阴云骤起,下起倾盆大雨来。

他且惊且喜,换了轿夫,又往第二个求雨站狂奔。

那携有丈许高水头的龙又跟在后面紧赶。

就这样,杨知县是一站一站地逃,龙是一站一站地追,雨是一站一站地下。

待杨知县到达最后一个求雨站时,已逃出有一百多里,雨也下有一百多里,全县的旱情也就基本解除。

他欣喜地站到一个高处,奋力把虎头抛进涛涛的水流中。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