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公社开三干会议。
干部们在招待所就餐。
因为人多,胡师傅一人忙不过来。
他跟公社书记说:要请个人来帮厨。
书记同意了。
胡师傅请泰晴来帮厨。
泰晴帮着洗菜,切菜,烧锅。
人多烧饭要用大焖子锅烧。
这大锅饭可不是好烧的。
弄不好不是烂饭就是夹生饭。
可泰晴第一次烧大焖子锅,饭烧得不烂不硬刚刚好。
胡师傅和招待所的人都夸泰晴。
说泰晴是当厨子的料。
那天收拾了两条十几斤的大青鱼。
泰晴舍不得扔掉鱼内脏。
她谎说带回去喂猫,在招待所找了两张报纸把刮下来的鱼鳞和剔出来的鱼内脏包了,干完活后,她把纸包带回家。
把鱼内脏收拾干净,把鱼鳞清洗了。
先把鱼鳞放锅里红烧了,然后用笊篱捞出鱼鳞把鱼内脏再放进锅里红烧。
烧了一锅鱼汤。
那是冬天,鱼汤很快冻成了鱼冻子。
很久未见荤腥的一家人,吃着这鲜美的鱼冻,直夸青鱼冻子好吃。
泰晴欣慰而心酸地笑了。
她在心里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让孩子们吃上真正的青鱼冻子。
后来公社开会,胡师傅就请泰晴来帮厨。
晓媚活泼,每次泰晴去烧锅,晓媚中午放学时也跑去。
她甜甜地叫胡爷爷好。
胡师傅喜欢晓媚,同情孤儿寡女,每次晓媚去,胡师傅都抓两把锅巴塞进晓媚的口袋里。
晓媚雀跃地跑回家,跟太平、车贵金分享香香的脆脆的锅巴。
爱珠子的锅烧得好。
泰晴由此出名。
第二年的夏收后,油坊开始炸菜籽油,油坊的主任来请泰晴去油坊当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