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67章 满江红(第1页)

如非确有必要,事到临头而缩头,谓之懦弱。

事到临头而强出头,以至触犯众怒,谓之冲动。

事到临头而不为,则谓之不义。

中华王朝自古以来都尊奉入土为安的传统习俗,三位殉国将帅身份特殊,在不惜成本的防腐手段处理下,灵柩到京,尽皆宛若生人。

先帝在朝下旨修筑忠烈祠的初衷,是为表彰杨致血战大漠的忠勇义烈。

在杨致意外生还之后,已成为犹如前世烈士陵园或纪念堂之类的场所。

大夏以征战立国求存,对战功素来优抚厚赏,是以举国尚武,忠烈祠香火极盛。

杨致也听说了皇帝对杨耀战报的批复,虽说是躺着中枪都有点牵强,但仍令他心怀歉疚。

严格说来,杨耀是死于冷酷的帝王权谋之下。

自武成年间中后期至今,杨耀是大夏第一个战死的方面统帅一级高级将领。

为了平息军方势力集团当中的激愤情绪,安抚襄阳前线将士的军心士气,彰显皇帝的宽厚仁德,赵启为杨耀铺排的丧仪规格极高。

然而毕竟是败亡之帅,与胜战之师的两位殉国将领相比,朝野上下的评价远远不及,丧仪现场也相对显得较为冷清凄凉。

杨耀享年五十有三,有子有女,皆以成年。

杨致只是久闻其名,素未谋面,更谈不上有任何交往。

听说杨致只身专程前来吊唁,杨耀诸多眷属颇感意外。

杨致威名赫赫,位高权重,诸多眷属不明来意,难免稍显慌乱,一时间呼拉拉的跪了一地。

杨致径直在杨耀灵前跪倒,神色凝重磕了三个响头。

又上了一炷香。

杨夫人眼见他身着重孝,强自收摄心神啜涕道:“飞虎侯厚谊,未亡人与杨家满门感念不尽。

愧不敢当。

只是……只是侯爷这般看重,那怎生使得?又让我杨家如何承受得起?”

杨致温言劝慰道:“夫人。

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都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啊!

杨帅是我的长辈,今日我以子侄身份吊唁,总不为过吧?我对杨帅的品性为人,素来十分敬重,仅此而已,夫人切莫多想!”

随后试着问道:“夫人,为表我对杨帅的敬意。

作有一联,不知可以当场献丑否?”

素闻此人文武全才,两家从无恩怨纠葛,总不至于是来砸场子的吧?一副挽联而已,能用则用,不用则弃,何必抹了他的脸面?

杨夫人毅然应允道:“侯爷一番心意,岂敢有辞?有劳侯爷了!”

人事万事休。

杨耀既死,杨家等于是天塌下来了,杨夫人的谨慎不难理解。

杨致一手厚重不失飘逸的赵体行书。

因搂钱的招商、招标洽谈会与徐文瀚成婚请柬,得以名重长安。

当即不再多话,秉笔而书。

联曰:百战不死。

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