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八股时文比不过李谦,单论诗词可不一定就差了,张复亨对自己很有信心。
尽管他已经知道,对方近来所作的那两首诗词十分了得,也仍不认为对方就一定能比得过自己。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们总是对自己的才华相当自信,觉得别人一定不如自己。
这不单是张复亨个人对李谦的看法,也是整个江西十三府七十八县学子,对于浙江士子的看法。
两省皆是文风鼎盛的文豪之乡,互相之间有些不服气也是常事,张复亨老早就听说了“小东坡”
苏子阳之名,此次过来杭州,就是存心发起挑战的。
他的诗才和苏赫差不多,在江西也属于新近冒尖儿的年轻才子,素来就对那什么小东坡不甚感冒,此次便自告奋勇地充当了江西士林的先锋------
至于突然将矛头指向李谦,就纯属意外了,谁让他近来最出风头呢?
老实说,一开始张复亨也没想过要作死地跑去挑战李谦,毕竟一位秀才对上进士,无疑是有死无生、飞蛾扑火的局面。
然而手下人打探回来的消息,却是增强了他的信心,战胜一位进士老爷,更是会让他声名鹊起,何乐而不为?
反正,他李谦之前不是没什么好的诗词流出么?
如今所作的那两首诗词,听说还曾被一干秀才们指认为剽窃之作,虽然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大,且还有一位六部堂官为他正名。
可诗词这东西,有时候不光是只看才华的,更重要的是有几分运气。
张复亨一直坚定不移的认为,诗词的创作,更重要的是灵感,有时单单是一个念头的蹦现,就能偶得一句传世佳句,融入一整首诗词当中,便足以极大地提升诗词的意境,达到画龙点睛之效。
事实上,很多传世的佳作,也的确是由一些残词断句演变而来的。
于是乎,他便一厢情愿地认为,李谦诗才平平,如今定然是“江郎才尽”
之时。
否则那么多年下来,为何只有那两首诗词受人追捧?
“你说什么?你,要和我比斗诗词?”
李谦听完了他的挑战言辞后,只觉得事情忒也荒诞,这姓张的四八四傻?
“正是!
择日不如撞日,就在今时今地吧。”
张复亨斩钉截铁地点了点头,径直便道:“那么,我便先来一首?”
“------”
李谦和杨清面面相觑,眼前这位贵公子的雷厉风行,让他们有些哭笑不得。
他如今早已是盛名远扬,普通的文人们,压根就提不起一丝勇气来和他比拼诗词,这位张公子的脑袋是不是让门给挤了?如果不是,那么一定是让驴给踢了!
或者是,洗澡时一不小心就进了水------对,一定是这样!
李谦决定,不和N------计较,且他眼下也实在是没那心情来应对。
本来他这挡箭牌就当的莫名其妙,拒绝对方的邀宴,也只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懒得招惹麻烦而已。
不过------这张大公子的情报工作是怎么做的?难道他就不知道,自己从未去过青楼么?又如何能结识柳如烟?
还别说,张复亨确实也打听到了这事儿,可他偏偏就是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