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煤山,即后世的景山,此时的正式称呼乃是万岁山。
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
,成祖朱棣在北京大规模营建城池、宫殿和园林。
依据“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之说,紫禁城之北乃是玄武之位,当有山。
故将挖掘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池、南海的泥土堆积在“青山”
,形成5座山峰,称“万岁山”
,将元朝大内遗迹延春阁基址牢牢镇压在山下。
明初时,朝廷在景山堆煤,以防元朝残部围困北京引起燃料短缺,因此万岁山又称“煤山”
。
此时的煤山乃是全城的制高点,由此望去,整个北京城尽收眼底。
崇祯正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时,突然看到从德胜门方向一支浩大的队伍正缓缓向紫禁城方向行来。
这支人马皆为红缨毡帽,但身上的服色分为红、白、黑。
大顺军普通士兵头戴白色毡帽,帽顶插着红缨,或者插羽,身穿蓝色的外衣,外着短身布面铁甲或者扎甲。
而他最精锐的前锋营服色则为红、白、黑。
大名鼎鼎的“三堵墙”
战术就是由这支队伍来执行。
《明史流寇传》中记载大顺军的三堵墙战术:“临阵,列马三万,名三堵墙。
前者返顾,后者杀之。
战久不胜,马兵佯则诱官兵,步卒长枪三万,击刺如飞,马兵回击,无不大胜”
。
虽然远远地看不清当先之人,但也能猜出来,来的必定是那闯王李自成。
此时内城的战斗基本结束,只有一些零星的战斗时有发生。
崇祯观望了一番,不知是否因为闯王入城的缘故,大批的大顺军集结到德胜门至承天门一带,朝阳门附近只有些稀稀拉拉的散兵活动。
大顺军毕竟是流民武装,除了最精锐的老营外,其他多是由流民组成,军纪散漫,组织涣散,这也是李自成威望足够,否则此时就该烧杀抢掠一片混乱了。
“咱们先往朝阳门去,”
崇祯想了想说道,“我看那闯贼马上要入紫禁城,这时候贼寇的精力顾不上其他,正是我们的机会!”
此时不能再犹豫了,李自成即将进入紫禁城,所有人的注意力此时都集中在此,其他地方也许就有机会。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