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一儒家類
《大學衍義》提要
臣等謹案:《大學衍義》四十三巻,宋真德秀撰。
www.Pinwenba.com德秀有《四書集編》,已著録。
是書因《大學》之義而推衍之,首曰‘帝王爲治之序’,‘帝王爲學之本’;次以四大綱,曰‘格物’曰‘致知’,曰‘正心’曰‘誠意’,曰‘修身’,曰‘齊家’,各繫以目。
格物致知之目四:曰‘明道術’、‘辨人材’、‘審治體’、‘察民情’,‘正心誠意’之目二:曰‘崇敬畏’、‘戒逸欲’,修身之目二:曰‘謹言行’、‘正威儀’,齊家之目四:曰‘重妃匹’、‘嚴内治’、‘定國本’、‘教戚屬’。
中惟‘修身’一門無子目,其餘分子目四十有四,皆徵引經訓,參証史事,旁採先儒之論,以明法戒,而各以己意發明之。
大旨在於正君心、肅宫闈、抑權倖。
蓋理宗雖浮慕道學之名,而内實多欲;權臣外戚,交煽爲姦。
卒之元氣凋弊,閲五十餘年而宋以亡。
德秀此書,成于紹定二年,而進于端平元年,皆陰切時事以立言,先去其有妨于治平者以爲治平之基,故《大學》八條目僅舉其六。
然自古帝王正本澄源之道,實亦不外于此,若夫宰馭百職,綜理萬端,常變經權,因機而應,利弊情僞,隨事而求。
其理雖相貫通,而爲之有節次,行之有實際,非空談心性即可坐而致者,故丘濬又續補其闕也。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御製重刊《大學衍義》序
朕惟古之君天下者,興道致治必有其要,然後能使家齊國治而天下平焉。
惟《大學》一書,乃古人修身治天下之要道。
宋儒真德秀推衍其義,綱舉目張,本末具備,真可爲後世人君之鑒戒也。
恭維我太祖高皇帝,首定家邦,落成宫殿,即命儒臣取《大學衍義》書於墻壁以代繪畫。
暨我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朕以宗人,自顧沖昧,荷天地宗祖垂祐,以皇兄武宗之命,入嗣大統。
雖不得目覩宫墻所書,而訓章具存,載諸寶册。
深思皇祖垂訓,惓惓之意,罔敢怠忘。
比居藩邸,而承皇考之教,稍長,即命出閣讀書,且命就講官講解《大學衍義》。
曰:‘此書於人,深有裨益。
汝遵予言,力爲進學。
學不負人,在用功專與不專耳。
’朕拜稽受教。
不幸皇天降割,親輿上賓,言猶在耳,追思何及?
近日内閣大臣請以是書進講,特於五月十三日始命經筵日講官輪直講讀,以資朕學。
夫真氏之撰是書也,首卷帝王爲治之序,蓋統言之。
次則論堯舜以下諸君之學。
夫學則心志通明,事至物來,無所不達,故務學爲人君之首事。
至論格物致知之要,先明道術,本之天理人倫。
理明則人欲滅,倫序則綱常正,而異端之差,王霸之異,有不足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