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没有反抗的余地。
嫁妆自然好说,无非是钱财。
陪嫁女就有些麻烦。
大户人家嫁女,至少要附赠一个陪嫁女。
这个陪嫁女要么是庶女,要么是新娘子的贴身丫鬟。
一来是庶女卑贱,难以嫁给好人家。
当然,上级对下级的“指婚”
是例外。
二来是古代名门闺秀不事生产,夫妻双方成亲前也从未接触过,带个自己的贴身丫鬟过去,可以加快适应新婚生活。
比如说隔壁的王家女人,二姨太就是当年正室夫人的陪嫁丫鬟。
在正室夫人怀孕,不能伺候的时候,陪嫁丫鬟作为第一顺位泄.欲工具,就会顶上位置,并被扶为小妾。
二姨太会自然成为正室在家庭中的代言人,男主人妻妾成群,自己不会管,正室也不会管,全部是交付给二姨太去收拾。
简单来讲,陪嫁女就是给自己女儿找一个处理内务的帮手,为女儿在夫家打出名堂。
当然,陪嫁女最大的好处在于,她永远不会威胁到正室的地位。
哪怕她儿女成群也不行。
自古以来,小妾扶正的例子比比皆是,但从未有陪嫁二姨太扶正的。
郭翼要选陪嫁女,只有刘敏一个人选。
家里没有丫鬟,自己也没有庶女。
刘敏低着头,郭翼一句话就能决定她的命运。
“欣儿按照嫁女的礼仪来处理。
将她视为我的女儿。
嫁妆就依范家开出的聘礼来定。
至于陪嫁女一事,大可不必。
欣儿熟悉家务,又读了书,对付几个文盲小妾应当绰绰有余。”
“这只怕不合礼法。”
赵柔其实是想把刘敏作为陪嫁女带过去的。
这样就把这个潜在的威胁解决掉了。
刘敏的身份很暧昧,她一方面是武大郎作为遗产赠送的,身份卑贱。
一方面又带着一丝“托孤”
的意味,郭翼对她始终保有特殊的尊重。
“就这么定了。
我不喜欢陪嫁女制度,就这样。”
郭翼轻描淡写的把事情定下来,吩咐到:“婚事就由你来安排。
关于嫁妆,你核算一下家里的钱。
其中一半作为她们俩嫁妆,我想在今年之内把刘敏也嫁出去,你自己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