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47章 婉拒采访要求和由此想到的事情(第3页)

上面一种药物还在理解范围内,毕竟人类研究的历史已经很长了,也诞生了很多研究成果,实际上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被使用到。

只不过是使用特殊药物,比我们平时使用的手段增强人体免疫力,效果很高,治疗过程更加温和而已。

但是第二种药物就难以理解了,药物不是细胞,更不是免疫细胞,如何依靠一类药物诞生具有针对性的替代免疫系统?

这对于其他人来说难以理解,但是对叶子书来说,却并不难,这类药物还有一种名字,定向诱导细胞性变药物。

根据字面意思也很好理解,那就是可以将正常的人体细胞,转变为可以针对某类病毒的免疫细胞,实现反剿病毒的目的。

这在生物医学领域属于最前沿的课题,如果针对这类生物技术研究,能够掀开生物医学发展新的里程碑。

可惜这类研究难度非常高,原因很简单,细胞本身就是由基因表达的结果,如何绕开基因,实现细胞层面功能性转变?

这里面牵扯到先进的细胞学理论和基因理论,甚至往大了说,是建立在深厚生物学基础上的研究,以目前人类的生物学知识储备,还无法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对叶子书来说,研究针对某种病毒的替代免疫药物,其实非常简单,这次他打算研究针对所有对人体具有危害病毒的光谱替代免疫药物。

这才是最难的方向,里面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任何确定哪些病毒对人体无害,哪些病毒对人体有害。

针对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种就是确定人体目前对哪些病毒或哪类病毒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利用反向排除法做出筛选。

然后将这些病毒的特征记录下来,通过药物识别这些特征,凡是和这些特征不匹配的病毒,都可以认为是对人体有危害的病毒,可以列入剿灭清单里面。

第二种就比较麻烦,但是比较可靠和准确,那就是提前对人体症状进行监测,发现人体处于不正常状态。

这一步并不算很难,难的是知道人体处于不正常状态,如何判断不正常状态的诱因是病毒,还是其他因素。

之所以要搞清楚这一点,是有利于诱导最适合的细胞来针对这类病毒,也有利于该药物在人体特定部位诱导体细胞变成免疫细胞。

如果搞不定这两点,那就只能搞地毯式轰炸,显然对人体的负担比较重,相比之下,精准射击才是损耗最小的方式。

对别人而言这个问题无解,但是对他而言,并没那么难,他采用的技术被称作基于基因的延伸表达特征识别技术。

说人话,就是每种生物都是以基因作为基础,通过蛋白质等表达基因要表达的信息,从而形成一个统一而完整的生物,不至于出现彼此相悖的现象。

既然整个生物都是基于基因的,那么通过基因是不是就可以知道基因说要表达的所有特征,然后拿着这些特征作对照,不在该范围内的表达,肯定有问题。

当然,人体里面不只是基因要表达的蛋白质等组成的细胞,也有大量的有益细菌,人体是一个巨大的生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原始丛林。

所以光有这种技术还不行,还要避免误伤队友,虽然队友不是自己,但是队友死光了,对人体来说,也会产生巨大的危害。

而叶子书对人体细菌等微生物种群的研究,可是非常深刻,减肥药、益生菌等等,都需要对该类问题有充分研究。

现代生物制药,指望依靠一两种成分就搞定一种疾病基本上不可能,任何疾病的诞生,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想要在搞定疾病本身的情况下,还要避免伤及无辜,产生较大的后续影响,所以他拿出来的药品,成分往往非常复杂,各个成分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像前面研发的抗衰老药,成分高达150种,每种成分之间都存在彼此相生相克,每种成分的比例也有精准要求,不能失衡,不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像中医药中有以毒攻毒的说法,实际上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不是简单地以毒攻毒,那样就真的要完蛋了,需要在里面添加了很多消除次生影响的药物。

这就体现了中医观念的先进性,中医永远不会把一种病孤立看待,如果真这么做,最后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为什么西医不这么干呢,是西医的人不知道这点吗,肯定不是,而是这么研究,难度太大了,而西医本身就是工业化的产物,或者说是资本化的产物。

他们对于利益的追求非常迫切,只要证明一款药针对某种疾病有效,且副作用不死人,这款药就合格了,达到上市要求。

最多就是将明显的副作用进行说明,让医生知道使用这款药会带来什么后果,其实相当于免责声明而已。

而且这种研究方法更加简单,在研究的过程中,每增加一个因素考量,难度呈现指数级提升,而且也不符合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论。

现代科学研究讲究一切可度量,一切可数据化,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成分越单一就越好,每多增加一种成分,实验工作量和成本,就要指数级增加。

所以中医想要数据化,难度极高,不说不能使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研究,而是承担不起研究的成本,投入和产出严重不对等。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