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简单的说,地主们的最大目的是增加自己名下的土地。
一般来说,地主们增加土地的最好方法是囤积粮食,等到灾年,他们可以通过收购缺乏粮食的农民土地来扩大自己的土地面积。
不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农民也不会轻易的出售土地。
农民为了活命才会不得已出卖安身立命的土地。
种植棉花绝对不会起到这样的效果。
粮食能吃,弄一堆棉花有什么用?
而且兼并本身也未必能够起到更好的经济效果,土地面积的扩大,意味着纳税数量的增加。
而且小农经济直接造成的就是土地的分散。
地主家的土地可不是全部连成一片的。
而是星罗棋布的分散在广大的农村里面。
这些现实的情况直接造成了地主们对土地无法进行更有效的开发使用。
倒是收租最符合这种情况。
“一个人能干的事情,几十个人都干不好。”
齐会深颇为泄气的说道。
报告他看过,陈克在里面的分析数据很详实,结论很有说服力。
齐会深其实很怀疑,怎么看陈克都不像是下过农村的人,但是对农村的看法颇为中肯。
这篇洋洋洒洒的论文分析的东西很多,党内的同志们都读过,华雄茂倒是在乡下待过几年,对陈克的这篇东西非常赞同。
但是赞同归赞同,黄浦书社的同志们并非陈克,等他们写出这样的文章来,也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
眼前的社会调查就是如此,光让这些人收集上海的棉花价格变化,就十分不顺。
把人散出去,这六七天,收集的数据零零碎碎,要么就重复,要么价格十分离谱。
仅仅是1905年的棉花价格,居然就收集到了相差两倍以上的数据。
“这些人怎么和商人们谈的呢?连个价格都问不清楚。”
齐会深负责数据归总。
看着这些东西,他只觉得头大。
齐会深按照计划收集了尽可能多的各年纺织品价格。
在这件事上,提供最大帮助的不是满街跑的学生,而是王斌弄出来的租界统计年鉴。
“文青到底想让咱们干什么?要让咱们出丑么?”
把黄浦书社收集的五花八门的数据和租界的统计年鉴一比较,齐会深甚至生出了这样的念头。
游缑负责药品生产,最近产销两旺,她就没有参与到社会调查里面去。
“我说,你们俩也别在这里抱怨了。
文青为什么要组织社会调查。”
“还不是要弄明白中国的现状。”
齐会深没好气地答道。
“可是我记得文青说搞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党员队伍才对吧。”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