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自来水是熊铭杨到上海之后才见识过的玩意,他实在是没有想到,码头上居然有了自来水。
“走,去看看。”
熊铭杨兴奋的答道。
空荡荡的码头上矗立着一个新建成的房子,砖墙根本没有粉刷,看着极为简陋。
但是熊铭杨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小看。
他还记得自己第一见到这个码头的景象。
这次安徽大水,凤台县城也被淹了。
至少这个码头以及周边区域都在水里面泡了一个月。
熊铭杨跟着部队到了岸边之后,根本看不到任何码头的迹象。
除了一片汪洋,这里什么都看不到。
但是人民党要运送物资必须有一个可靠的码头,陈克亲自领着一群学生和宇文拔都手下的有经验的建筑工人制定了一个计划。
众人先是通过各种渠道勉强搜集起来的足够草袋,自己也编了一些。
装上了土之后堆在岸边。
熊铭杨工作的地方在岸边不远,他领着自己的排努力工作着。
偶尔看着越堆越高的那些草袋,熊铭杨完全不能理解弄这些东西到底是要做什么。
更远处一些,十几个腰里面缠着绳索,以防止被水流冲走的人民党党员,一个个拿着标杆,在水里面一个处处的测量水深。
部队几百号人,加上逃难来的几百人,忙活了两天,好不容易堆起了几千个草袋。
这些看着鼓囊囊的草袋在岸边堆得跟小山一样。
熊铭杨也算是年纪轻轻就开始走南闯北的人,也算是上过大学,他大概理解了陈克的意思。
但是理解不等于接受,这样的一望无际的水面下,陈克是准备用这些装了土和沙的草袋,硬生生把码头给填出能用的地方。
这样的劳动规模到得有多大啊。
人民党的保险团那时候不过是四百多人,那看不到边际的大水得有几十里铺天盖地的大雨还在一个劲的下,天色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放过晴了。
每天都是昏暗的天空。
风带着雨水在一望无际的水面上打出各式各样的水痕来。
就算是现在填出了一个码头,如果水涨的更高呢?难道要再填么?
陈克的态度恰恰如熊铭杨所想的那样。
草袋准备的差不多之后,陈克命令部队休息一下。
吃了饭,休息了一阵。
工作就开始了。
四百多条壮小伙,两个人抬一个袋子。
在工程人员的带领下从岸边开始往水里面填袋子。
一个个袋子扔进水里面,只是溅起一股水花,转眼间袋子就看不到踪影。
同志们一开始还有着足够的气力,加上草袋距离岸边也近,只是几分钟,草袋投下去之后就不再一沉到底,而是飞溅出一大片水花,沉下去之后,就有一两个边角露出水面。
再过了一分钟,投下去的草袋已经半浸在水中。
“向前继续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