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是天生的,深植于血液里的本能,不会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但是人就不同。
我们的一切认知,包括法律,道德,知识甚至语言都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的。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狼孩。
人从小跟着狼群生活,就会变成狼孩,失去人类的语言,不懂人类的社会关系,没有任何人类固有的认知,完全认同自己是一种狼。
世界各地出现过很多狼孩。
还有人发现过熊孩,豹孩之类异化的人类。
这些清楚表明,我们的所有思维模式来自后天教育。
既然忠诚不是人类骨子里固有的东西,而是经过后天教育获得的一件思想上的附加物品,那么当人所处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这件附加物就未必还会存在了。
这样一看,人没有狗忠诚也就不足为奇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会知道,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品质水平差异极大。
实际上,当不远处走过来一个人,我们可以把这个人看成是一坨移动的价值观。
他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价值观,也就是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这里所说的教育,不单只在学校,也包括家庭,以及社会生活给人带来的影响。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成为助人为乐的好人,而有的人会是以损人利己为乐事的坏人呢?
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
有人说:“人性本善。”
荀子说:“人性本恶。”
人真的本善吗?
有谁生下来就知道“勿以善小而不为”
吗?
人本性恶吗?
确实有人从小就是“以恶小为之”
。
但是,以此来说人本性的善恶还是太武断的。
m君每次想到人性,就会觉得头疼。
思来想去,或许可借用韩非子的看法:人性不美。
(本章完)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