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目前来看,自己还是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韬光养晦为好。
………………………………韬光养晦的分割线………………………………
中午吃饭的时候,上午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李副科长出差弄到了大量肉蛋细粮”
的消息早就已经不胫而走。
对于轧钢厂这样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大国企,指望它能保守秘密,那简直是“小约翰给星野源当伴郎——绝无可能!”
反正中午不管是去打饭的路上,还是在餐厅排队的时候,都有自来熟的工人(以中年妇女居多,毕竟脸皮子厚)上来搭讪,三句不离两句的总把话题往这方面拐。
不过李林也是守口如瓶的人。
虽然现在事情已经传得到处都是,但上面没有明确通知之前,李林是绝对不会松口的。
又是简陋的一餐午饭过去,李林让跟自己一起来食堂吃饭的小张先带着自己的饭盒回去,随即起身往隔壁的机修分厂走去。
早上的时候,手下科员刘婷说的关于梁拉娣的事情,自己的亲自过去确认一下。
机修分厂作为第三轧钢厂的下属分厂,规模上那是远远不能和轧钢厂这样的万人大厂相提并论的。
总共也就六七百号人出头的机修分厂占地面积不大,也就是十多亩的样子,其中附属的生活区就占了三分之一。
余下的区域里,还有一半是仓库区,真正的厂房面积真是小的可怜。
李林没有去机修分厂的生产区,而是直接去了旁边建立的一排排二层高的低矮平房——那是厂里的宿舍区,职工家属们大都住在那儿。
眼下是中午的午休时间,许多工人由于家离得近的关系,都会在食堂打了饭后回家去吃。
这样不但能让家里人一起改善下伙食,还能利用空余时间小小的午睡休息一下。
这样对李林来说倒是也有个好处,三打听两打听的,李林就把梁拉娣家的位置给打听出来了。
而当李林走上门的时候,梁拉娣一家五口人正准备吃午饭。
不过这午饭的寒酸程度嘛,怕是院儿里的三大爷阎埠贵家都比这伙食高一个等级吧。
破旧的小方木桌正中央,一个外表斑驳的老旧铝制小锅放在上面。
锅里是黄色发黑的糊糊,如果是穿越前的李林肯定是认不出这玩意儿的真身的。
不过现在好歹也穿越过来了快两周,李林也算是见识过这个时代的风采了。
虽然仍旧没有吃过这锅黄色发黑的糊糊,但李林知道这玩意儿应该是没有脱壳的玉米面与红薯面混合,里面还掺杂了不少野菜后的产物。
某种程度上说,倒是和南边三哥家的糊糊差不多,只是里面既没有咖喱,也没有玛莎拉。
除了这口感味道以及营养程度都差强人意,也就饱腹感还算不错的糊糊外,桌子上还放了一个粗瓷大碗,碗里面是黑色的红薯面窝窝头。
再然后,就没有了,连点儿小咸菜都没有。
看着眼前这一大家子人脸上都面黄肌瘦,有点儿营养不良的样子,李林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话说,这应该算是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的十来天里,见到过最贫困的一家子人了吧?
当然,这个不包括前几天出差时在燕山山脉大山里的那些村民们。
至少和那些村民们相比,眼下的城市居民们,尤其是四九城的居民,还是十分幸运的。
不是吗?
read3();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