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周老太摸了摸心窝口。
想起方才周老三说镇上新设了家私塾,周老太琢磨了一下。
以前家里太穷,才没能让老三多读几年书,现下家里条件好了,怎么着也得让小子们念念书,也好帮老三圆了儿时的梦。
于是周老太这便看向老三。
“二郎也到了该念书的年岁了,娘想着,咱要不就送他去私塾吧,这孩子聪明,可不能给他耽搁了。”
这话听得周老三心头热热的。
脸上也顿时乐得灿烂。
“好啊娘,二郎已识得许多字了,是块读书的好料子,让他去,绝对不比我小时候差。”
周老太笑着嗔了他一声。
“你咋能跟我乖孙儿比,我二郎要真读起书来,怎么着也是个秀才。”
“那他聪明这一点,也是随了我的。”
周老三笑得满面红光。
想着周二郎能去正儿八经地念书了,周绵绵心里更乐,小手使劲儿地拍着。
掌心都快拍红了,也不舍得停下。
周老太见乖孙女儿反应这么大,连忙问道。
“咋的绵绵,你也想让你二哥去镇上的私塾啊。”
周绵绵点着圆乎的小脑瓜,笑出了一拍小白牙:“让二锅锅去,绵绵开心心~”
于是周老太当即高兴地一拍大腿,绵绵都发话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
于是这几日,周老三便多往镇上跑了两趟。
去打听让二郎念书的事儿。
别的倒是没啥,只是入塾费,着实高昂得有些吓人。
周老三回来跟周老太这么一说,连周老太都惊极了。
“居然要五十两。”
“说是要一次交够三年的,三年一共五十两。”
周老三对此有些发愁。
其实那私塾本就并非庄稼人家能读得起的,只是给富贵子弟准备的罢了。
这笔银子若是对大户人家而言,自然就算不得多了。
周老太想了一下,神色还是坚定了些。
“去,再多的银子咱也得送二郎去!
跟二郎的好前程比,银子不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