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章(第2页)

我很庆幸拥有《迦陵学诗笔记》上下两册,想到这是您在颠沛流离之时也从不舍弃的笔记,这一种坚持的珍惜,其实也是您对自身的珍惜。

(或者,也可以说是您非常珍惜自身对文学的那种珍惜?)

我对这种珍惜无以名之,只能说那是一种比现世的一切还要更为高贵的情感。

我一直觉得能读诗、写诗是生命里非常难得的享受,是一种上天的宠遇。

可是,如果一说出来就变质了,是不是?

记得今年的2月21号晚上,在台北敏隆讲堂听您的演讲,您整个人在台上所散发的美感,让我如痴如醉,却又有一种莫名的怅惘,不知如何解释……

后来我在22号午前打电话给您的时候,也说不清楚。

我只能说我觉得您就是您在演讲时所说的那位湘水上的女神,&ldo;要眇宜修&rdo;。

是一种深隐而精微的美,带着难以说明的气质。

而这&ldo;难以说明&rdo;的某种感觉,却又是确实存在的一种特质。

那天(2月22日)晚上,我和其楣通电话,我问她,我们都觉得您站在台上是一个发光体,是不是因为我们太久没遇到美好的事或美好的人了?其楣的回答是:叶老师的美是罕有的。

所以,我们或许是真的很久没遇到美好的事或人,但不是这个原因让我们感动,真正的原因是,我们面对的是世间难得一遇的才情和生命!

…………

慕蓉敬上

2009年12月15日

第一章 回溯家世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叙述自己总要先从自己的家世说起。

庾信的《哀江南赋》序中有&ldo;潘岳之文彩,始述家风;陆机之词赋,先陈世德&rdo;的话。

像陶渊明那么洒脱的人,在他的一首四言诗《赠长沙公》中(长沙公是他的一个本家)也说家世如何如何。

中华民族就是有这样的传统,讲究慎终追远。

所以我还是要从家世谈起。

一、家世

我们家是旗人,但我的祖先不是满族旗人而是蒙古族旗人,本姓叶赫那拉。

历史上,以那拉为姓氏的有四个部落:辉发那拉、乌拉那拉、哈达那拉,还有叶赫那拉,统称为扈伦四部。

扈伦四部中有三个那拉部落都是海西女真人,只有叶赫那拉这一部落跟他们不是同族。

叶赫那拉这一部落本属土默特部,是蒙古人而不是女真人。

后来土默特占领了那拉的地方,于是就也以那拉为姓了。

这四个以那拉为姓的部落各自取他们居住地附近的一条河的名字加在前面,以示区别。

土默特改姓那拉的这一部落住在叶赫河畔(今吉林省长春市附近梨树县),所以就叫做叶赫那拉。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