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聪明、要强,学习刻苦,不但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更绞尽脑汁讨老师欢心,与同学团结,每学期都稳稳当当地坐着班长和三好学生的宝座。
也许是潜意识里想和自己的出身划清界线,他在少年时代便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
不象与他相同出身的那些孩子,满不在乎地穿着脏衣服也可以出门,他的衣服,再旧也要努力洗得干干净净,指甲稍长一点便修剪整齐,整个人整洁、斯文,典型的一虽出身寒微却力求上进的有为少年。
别说,这样的李易的确引来周围大多数人的喜爱,他的语文老师就曾半文半白地感叹过: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而他家附近那些邻居,说辞就要直白得多:真是歹竹出好笋,李鼎那么个家伙,生的儿子却恁地争气……
对于这些挟着羡慕又或嫉妒的感慨,李鼎自然也很骄傲,很自豪。
虽然他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但只要手头宽裕一点,就会毫不吝惜地花在儿子身上。
&lso;老子的种就是与众不同&rso;,这话几乎成了他特有的夸耀之词,他用他的方式粗鲁笨拙地表达着他的父爱,而李易,对着这个不争气的老爸,着实也是又爱又恨。
虽然对其父在外面争强斗狠常常闯祸非常的恼怒,但父子俩一直相依为命,深厚的感情也不是假的。
知识改变命运,小时候的李易便深刻领会到此话的精髓。
这话不仅仅是针对他自己的人生,更具体化到对未来对现实的考量。
他第一个理想是长大后要当医生。
因为医生对于长年在刀口上舔血的黑道中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太必需了。
后来,他又想当律师。
因为很中意律师在法庭上那种冷静智慧的形象。
以老爸那种闹腾劲儿,将来即使不被人打死,多半也会被人民专政机关抓进去,啊,如果能象《法中情》演的那样,在关键时刻侃侃而谈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将老爸救出来,那似乎也是很不错的一件事。
结果‐‐
大家也看到了,李易没当上医生,也没当上律师,他走上了一条与预先设想截然不同的路。
因为,就象某些表现命运弄人的影视作品演的那样,在他人生最重要的关口上,李鼎这个惹祸精,终于毫无悬念地把儿子给拖累了。
那一年的七月,李易考上了清华大学,但没高兴几天,家里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李鼎犯事了。
消息传来李易一口牙咬得咯吱咯吱几乎都要咬碎,他知道,要把老爸捞出来不花上一笔钱是不可能的。
可家里唯一的一笔巨款就是父子俩好不容易才凑齐的学费和生活费,那是要用来给他上大学的……
李易矛盾极了,他不甘心放弃他编织了这么久的梦想,但就这么让老爸待在里面吗?
看守所,虽然他是没进去过,但也知道犯事的人在里面,若是家属上下打点得好,那还不至于受罪,不然,脱一层皮都有可能。
老爸那么个爆性子,嘴上又不会讨好,不知道会被修理成什么样……
时间一晃到了九月。
大学开学了,熙熙攘攘的新生中没有李易的身影。
什么医生,什么律师,李易以他的亲身经历领悟到这样一个真理:这世界上,钱才是最重要的。
钱可通神,钱可役鬼,钱可以买到一切专业人士为他服务……而要赚钱,循正当途径的话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完成原始资本的累积,他想在短时间内飞黄腾达,惟一的捷径就是:混黑道。
在他小时候李鼎曾一本正经地教导过他:人生在世,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坑蒙拐骗,不偷!
吃喝嫖赌,不抽!
在李鼎看来,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才是一个无愧于天地的成功混混,李易还是优等生时,想起这两句话会非常鄙夷。
可等他入了黑道后再来想,却只觉得怅惘。
老爸会灌输给他那样的家训,莫非是命中注定他要走这条路?他拼了命想跳出这个圈子,结果却还是照着原来的生活轧迹在前进。
混混的儿子,果然也只能混迹于黑道吗?
李易咬着嘴唇发誓:好。
如果真的是注定,那他也绝不甘于平庸,他要不择手段地往上爬,就算混黑道,也要混得风生水起做那人上之人!
‐‐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