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2章(第2页)

武宗遂下定决心,当机立断派人前去刘宅,自己则紧随其后。

刘瑾听见喧哗声,披青蟒衣出,随即被缚。

抄没家产时,得到私刻玉玺一枚,穿宫牌五百,以及盔甲、弓箭等违禁物品,又发现他平时所用的折扇里面竟然藏有两把锋利的匕首。

刘瑾被关押在菜厂,后被凌迟处死。

行刑之时,许多人花钱买割下来的肉吃掉,以解心头之恨。

刘瑾之亡,竟然是出自武宗酒后的醉话。

明代宦官,权重之时百官无人可与之抗衡,然而生死存亡却在皇帝的手中。

这是明代宦官专政不同于汉唐时期宦官专政的一个特点。

以往朝代宦官专政,宦官势力大到可以操纵皇帝的生死,明代却从没有这种现象发生。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明代中后期,皇帝多有数月、甚至数年不上朝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帝不理朝政,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

皇帝(如武宗者)此时正是通过宦官来传达圣意,管理朝政。

有野心的宦官正是利用这样的机会来狐假虎威,加强自己的权威。

但是,这种权力其实是皇帝给予的,是代皇帝执行的,一旦皇帝认为情势将危及皇权时,便会采取强力措施来收回这种权力。

正如刘瑾、魏忠贤势大遮天者,往往只要皇帝一句话就束手被擒,其中的道理可想而知。

事实上,刘瑾事后,武宗依然宠信宦官,如张永,只是张永并不贪心,倒也相安无事。

如果有人认为武宗在豹房、宣府穷奢极欲的时候把大权放弃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武宗虽然不入大内,但是仍时常上朝听政,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

不愿上朝时,就通过司礼监传达自己的圣旨,命内阁执行。

即使他远在宣府的时候,还是特别强调虽然大臣不许前来,但奏章要一件也不许少地送到宣府,至于武宗是否批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说,武宗虽然做出了许多荒唐的事情,但在权力上一点也不糊涂,对权力抓得很牢。

武宗虽有着放荡不羁的本性,但他在内心里一直盼望着能够像太祖、成祖那样立下显赫的边功。

他之所以听信江彬的鼓动游幸宣府,与这种想法实有着密切的关系。

正德十二年十月,正德年间铜手铳武宗终于盼到了一显身手的机会。

在得知蒙古小王子部叩关来袭,武宗非常高兴,亲自布置,希望同小王子大战一场。

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明军一度被蒙古军分割包围。

武宗见状亲自率领一军援救,才使得明军解围。

双方大小百余战,期间武宗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

最后,小王子自度难以取胜,引兵西去,明军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史称&ot;应州大捷&ot;。

想明英宗当年率50万大军却在&ot;土木堡之变&ot;中成了蒙古军的俘虏,而此次武宗率五六万人抗击四五万蒙古军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此后蒙古兵长时间内不敢内犯便是这次战斗的直接结果。

而且在这场战斗中,武宗亲为指挥布置,战术正确,指挥得法,体现了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

应州之役,成为武宗一生中最为光彩的时刻。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