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2节:宫廷震荡梃击一案
万历二十九年(1601)十月,朱常洛正式立为太子。
然而,皇三子朱常洵仍未离京之国,宫廷中的明争暗斗仍然继续。
皇太子:梃击案
朱常洛被册封为皇太子的时候,已20岁。
次年,皇太子纳郭氏为皇太子妃。
这在明朝历代的皇帝中,结婚已相当的晚了。
一般明代皇帝的结婚年龄,多半在16岁左右。
朱常洛万历十三年始出阁讲学接受教育,21岁始婚,可见神宗对他的冷淡。
因此,婚后的皇太子移居慈庆宫,一则与母亲王氏隔离,难以往来;二则受神宗的冷落,境遇并不很好。
王氏居景阳宫,且眼睛患白内障,几近失明。
万历三十九年(1611),王氏病危。
朱常洛前往探视,只见宫前门庭冷落。
王氏听到儿子朱常洛的声音,用手抚摸着儿子,不禁凄然而泣,说:&ot;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憾!
&ot;朱常洛及左右皆泪下如雨。
母亲死时,朱常洛已有五子,后来的思宗朱由检亦已出生。
然而,获得太子名份以及生下皇孙,并不能改变朱常洛的境遇。
东宫的防卫也非常松弛,侍卫仅寥寥数人。
宫中的太监也多因东宫门庭冷落而告假而去。
万历四十三年(1615),慈庆宫遂发生梃(tg)击一案。
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初四日黄昏时分,一个陌生男子手持枣木棍闯入慈庆宫,打伤守门的老太监,直奔前殿檐下。
太子内侍韩本用闻讯赶到,与同来的七八名太监将陌生男子擒获,交由东华门的守卫指挥使朱雄收监。
第二天,朱常洛将此事告知神宗。
皇帝立即派人提问。
当天,御史刘廷元就将讯问的结果奏报给皇帝:闯宫的男子名叫张差,是蓟州井儿峪(yù)的百姓,语言颠三倒四,看起来有点颠狂,话里头常提到&ot;吃斋讨封&ot;等语,但又有些狡猾,看来要认真审问。
初十日,刑部郎中胡士相等官员对张差的审问结果是:张差因被人烧了柴草,要来京城申冤,在城里乱闯,又受气颠狂,受人诳骗说拿一木棍可以当作冤状,然后乱跑,误入慈庆宫。
前后两审的结果似乎有些不同,非但&ot;吃斋讨封&ot;的话头没有提起,连带狡黠的性格判断也没有了,变成纯粹的一个&ot;疯颠&ot;的结论。
胡士相等人的处理意见是:按照在宫殿前射箭、放弹、投砖石伤人的法律,对张差问斩。
但是,皇太子朱常洛在万历一朝中的地位及其安危,始终是一些正直的官员们所关心的。
官员们不禁会想,慈庆宫虽然禁卫不严,但又怎么是一般人说进就进的呢?这背后肯定有隐情。
刑部提牢主王之■(cài)抱着这样的疑问,在牢中亲自审问张差。
十一日,王之■为牢中囚犯散发饭菜,见张差身强力壮,样子决不像疯颠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