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仙霞岭像一头雄狮,横卧于闽、浙、赣边境。
山间层峦叠嶂,山脉蜿蜒;山上有山,湾里有湾,奇峰怪石、古树老藤不计其数。
最高峰海拔1413米,雄视八闽。
尤其是南端的枫岭关,既是闽浙的分疆之处,也是浙西南的交通要冲,龙蟠虎踞,形势险要,世称&ldo;东南锁钥&rdo;,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戴春风的曾祖父戴启明,因与太平军作战屡建军功,被清廷诰封为武德左射骑,功成名就。
在荣归故里之日,门上忽然来了一位算命看相的,告诉他仙霞岭山麓的硖口镇保安村有王者之气,&ldo;得此地者昌&rdo;。
戴启明听后,深信不疑,厚谢来人。
不久,便从龙游举家迁居保安村落户。
戴春风28岁时,在为《仙霞戴氏宗谱》作的序中满怀感激之情写道:&ldo;……
我公卜此间为发祥地,遂移而就居焉。
燕翼贻谋,以似以续,不数传而苗裔渐蕃,建祠开族。
商人郊翼而宗汤,周人祖文而宗武,饮水思源,我启明公实保安发族之始祖也……&rdo;
戴启明自迁居保安后,即广置田产,拥有林场、良田和庄园,成为江山县的大地主。
后来子孙蕃衍,坐吃山空,到戴春风祖父戴顺晴时,只剩下土地200余亩。
古人训:&ldo;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rdo;虽然家业日衰,但衣食住行仍一如大家气派,等到家产传到戴春风父亲戴士富手中,只剩下数十亩山地,成了一个内里完全被掏空的破落地主。
戴春风父亲戴士富,1861年生,字萃拔,入学乡塾时取学名冠英。
由于19世纪中期以来,清廷先后武装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及西北回、维吾尔族等农民起义,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ldo;常捷军&rdo;等清军武装名噪一时,大批地主阶级子弟通过弃文从武,建立军功的途径,成为清廷重臣。
受家庭及社会的影响,戴士富从小就崇尚军功,13岁时决定弃文习武。
由于他体格健壮,经几年苦练,两臂有力、弓箭娴熟。
此时,适逢府县招考,他考中武秀才。
1884年,戴士富23岁,学使祁世祥在衢州考选武士,戴士富应试录取,在衢州府衙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