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章(第2页)

13岁时,其文笔流畅,被誉为保安乡少年才子。

1910年,戴春风14岁。

这年春天,他考入江山县立文溪高等小学,取学名征兰。

在回答试题《问立志》时,他一挥而就,在文中表达了自己&ldo;希圣、希贤、希豪杰&rdo;的强烈愿望。

文溪高小四年,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活动能力极强,被学校连续4年指定担任班长。

1911年,广州起义、武昌起义先后爆发,辛亥革命之风席卷全国。

江山县地处闽、浙、赣交通要道,得风气之先,思想活跃,结社之风盛行。

受此革命大潮的影响,戴春风在文溪高小内发起组织&ldo;青年会&rdo;,并被选为会长。

青年会以联络同学感情为宗旨,把宣传讲卫生,反对吸鸦片和反对女人缠足视为该会初期的三大活动内容。

戴春风以他出色的组织才能和活动能力赢得同学们的尊重,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创建&ldo;青年会&rdo;的经历对他日后创建特务组织积累了最初的经验。

在这期间,戴春风先后结识了周念行、毛善馀、王蒲臣、姜绍谟等同学,这些人日后都成为他在军统的重要助手。

周念行于1897年出生在江山县吴村乡青塘尾,1910年与戴春风同时考入文溪高等小学,为同班同学。

毛善馀于1897年生于江山县吴村乡水晶山底,1911年春考入文溪高小,比戴春风晚一个班级,从文溪高小毕业时,改名毛人凤。

不久考入杭州省立第一中学,仍与戴春风成为先后同学。

王蒲臣是江山县城关镇人,1912年春考入文溪高小,比戴春风晚两个班级。

王因年小体弱,常遇老生欺侮。

戴总是挺身而出,为王打抱不平,王蒲臣为此感恩不尽。

姜绍谟是江山县廿八都人,1913年春考入文溪高小。

1913年冬,戴春风以该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毕业后,戴春风在县城浪荡了一段时间,结识了不少社会上的纨绔子弟,逐渐沾染上一些游手好闲、调戏妇女的恶习,有时躲在茅房里看女人小便,被抓住后,却振振有词地说:&ldo;孔子曰:&lso;君子好德如好色&rso;嘛!

&rdo;。

祖先的礼学贡献被他用来作为调戏女人的遁词。

1914年,戴春风年满18岁,被母亲召回娶亲。

新娘毛秀丛,是江山县风林镇地主毛应升之女,长戴春风2岁。

戴春风与毛氏的结合,完全是蓝氏的杰作。

蓝氏年轻守寡,独力支撑门面,处处有力不从心之感。

早日给长子娶亲婚配,不但可以早日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而且可以在家庭内多一帮手,维持生计。

加之毛家经济条件较好,对戴春风在经济上也不无小补。

戴春风完全遵从母亲的意愿和安排。

婚后,夫妻感情尚好。

第二年便生子善武。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