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到达时,按门上的电铃,有一妙龄女仆开门,问&lso;是李先生吗?&rso;你说&lso;是&rso;,就可随她进去。
你的化名杨已取好,叫李文范少将,你得注意,千万不可露出马脚。
我已电军委会,在职员名册中,加上李文范少将高参的虚名,以免有内奸去查册误事。
你好好准备去与毒蛇见面。
不必带手枪,也不要带任何男女,自备汽车,换换牌照。
见面后问到年龄可报大一点,日本人不到50岁出头不会有少将官衔,中国人不讲这些,也得大几岁好。
此去不要忘记是英租界,这一次不暗中派人保护你,以后也得派。
问题是他们为何不约到虹口日租界,也不是旅馆和公共场所?可见初次约见,已对你有了信任感。
这种信任感来自杨振华的介绍,杨这个人呀!
……&rdo;戴笠没有再说下去,但是杨却在淞沪抗战后公开投敌,可见戴笠的怀疑是正确的。
戴笠的这一番长篇指示,条分缕析,丝丝入扣,恰如给文强上了一堂高水平的特工业务课。
最后,戴笠再次嘱咐,要深思初次见面的对话,使其百分之百相信,&ldo;陷阱就在你的脑子里&rdo;。
上完&ldo;课&rdo;,戴笠问文强有无困难,文强已经信心倍增,愉快地回答,还没有和毒蛇见面呢,有困难再来请示。
于是,彼此哈哈大笑。
一切果如戴笠所料。
第一次见面,双方只是了解证实对方身份,并约定过两日到虹口海军俱乐部进行第二次会谈。
临分别,南本送文强一大捆东西,文强带回苏浙行动委员会办公大楼。
戴笠一听,勃然大怒,指着文强的鼻子大骂:&ldo;你怎么会将毒蛇赠礼不加考虑地带回来了?试问一声爆炸,玉石俱焚,那还了得吗!
&rdo;戴越说越急,连声音也沙哑起来。
当即由行动技术专家余乐醒在楼下大院里加以各种引爆试验,终于证明不是炸弹,拆开点数,竟是1万元法币。
一场虚惊,颇使文强不快。
戴笠由此又引出一通宏论,解释说:&ldo;老兄沉着应变的精神可佩,我的警惕过头也是不得已。
过虑则愚,过敏则乱,不如此则怠,不认真则万事无成。
全胜而败不如积小胜而大胜。
剑及履及,步步以慎敌之心,则有备无患。
反之,掉以轻心,事无不败之理。
&rdo;说完这番充满哲理的话,戴笠还用剑拔弩张的字体写下上述之词赠文。
如此一来,文不但转嗔为喜,而且对虹口之约勇气倍增,心明如镜,毫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