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5章(第2页)

刚察藏族千户华宝藏明知是红军但决不声张。

华宝藏说:一旦漏了风声,不但这三个人活不成,而且连我和我们的部落都要受到连累!

他向部落嘱咐:这些共产很孽障(可怜),我们不营救,不保护,佛爷会怪罪的!

你们悄悄安置好他们三人!

三人之中,胡得良改藏名根乃,姓李的改藏名卓玛,另一位1953年病故。

新中国成立后,胡得良在刚察工委社会部当了干部,1954年调到果洛工作,李卓玛在贡麻部落的加布家招为女婿。

他们生活在一种感动和万般怀念中。

披着袈裟的塔娃加玛

夜光杯,杯壁薄如蛋壳,纹理光滑透明,色泽有翠绿、墨绿、鹅黄、黄绿、羊脂白等。

相传西周穆王远游西域,与西王母在瑶池欢宴,西王母以夜光杯馈赠周穆王。

月光姣好,清澈如水,把美酒倾入杯内,对月映照,色呈雪白,柔和光亮,周穆王爱不释手。

从此,夜光杯名扬千古。

唐代诗人王翰写的《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更使夜光杯盛誉远扬。

夜光杯,就是用祁连玉石精工雕琢而成。

甘肃酒泉出此玉,青海祁连县的玉石沟和玉石梁也产此玉。

不过,这里讲述的不是祁连玉的故事,而是一位流落在祁连县的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的故事,是一页似乎已经凝固的历史。

三名红军与搜山的马家军互相射击,其中两人倒在血泊之中。

第三个是卫生员,急忙去救。

倒下的一位战友在咽气前叮咛他:活下去,将来总有机会报仇!

他叫刘思贵,四川省营山县人。

1933年红军在家乡扩红,他报名参加了红军。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200多名战俘从张掖押往西宁。

第四天从扁都口到俄博,刘思贵亲眼看到马家军杀了20多名战友。

天黑,他们像牲口一样被圈在一个庄廓里,这夜就冻死了五六个。

因为冻饿走不动,第二天清早起程时又有五六个战友被惨杀。

从俄博到大梁的路上,夜色沉重,漆黑一片。

他蜷缩在挖过金的沙坑里,逃跑了。

莽莽山野,只有金场。

他给大通一个姓蒋的金掌柜当了一名哑巴沙娃。

哑巴是装的,因为一开口说四川话,顿时就暴露了身份。

他流落到百经部落,住在贫苦牧民角尼家里。

角尼给了他一件破皮袄,一双旧靴子,一个藏式的腰带,让他挡羊。

怕马家军搜查,他仍然装哑巴,不说话。

百经

部落的头人传达马步芳的命令,让每家每户帐房门口挂上户口牌,同时派人在各帐房圈子搜查共产娃。

角尼不敢收留他了,打算把他送到甘肃民乐一带去逃命。

角尼的老伴担心他被马家军抓住杀掉,整整哭了一天,还给他准备了一包羊毛,两碗曲拉。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