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章(第2页)

海上斗争日趋激烈,造成的损失愈来愈沉重,尤其商船队总吨数明显下降。

但是,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局的不是海洋战区。

同法西斯联盟主要成员国‐‐希特勒德国‐‐斗争的胜利只能在欧洲大陆取得。

1942年1月,在华盛顿通过了包括苏、美、英和中国在内的二十六国声明。

声明庄严宣布:声明签署国将自己的所有资源用于反法西斯同盟的斗争,决不问敌人进行单独鞲和。

1942年5月26日苏英签订的《战时反对希特勒德国及其欧洲帮凶和战后互助合作条约》,以及1942年6月11日苏美签订的《反侵略战争中的互助原则》协议,是巩固反希特勒同盟的外交文献。

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访问伦敦和华盛顿期间,对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作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达成协议。

参加这个问题谈判的不仅有外交家,还有军事代表,其中包括军事首长。

苏英联合声明指出:&ldo;继续改善从英国往苏联运送飞机、坦克和其它军用物资的状况。

双方高兴地指出,双方在所有问题上观点一致。

&rdo;在苏美联合公报里,也含有类似的内容。

苏联早巳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

1941年7月18日,n&iddot;b&iddot;斯大林在给英国首相丘吉尔本人的信中写道:&ldo;如果能在西方(法国北部)和北方(北极地带)建立起反希特勒战线,那么,苏联(同样也包括英国)的军事形势将大大好转。

&rdo;然而,这个建议末被英国政府采纳。

1941年9月3日,鉴于苏德战场的形势继续恶化,n&iddot;b&iddot;斯大林在给丘吉尔的信中,再次提出了第二战场的问题。

但是,这一建议仍未被采纳。

1942年的事态发展表明,为粉碎共同敌人,反法西斯同盟内部在动员和使用本国力量方面,不是所有的参加者都能同样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同法西斯德国及仆从国斗争的全部重担仍然压在苏联肩上。

到1942年,同盟国联合实施军事行动的问题,仍同1941年下半年一样,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苏美英三个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拥有的军事政治资源,足以能为缩短战胜希特勒德国及其附庸国的时间提供良的先决条件。

美英武装力量若能于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并从西面对德国展开全面进攻,那将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

为了尽快结束战争,美英两国人民大众一直要求开辟第二战场。

但两国的反动集团总是期望战争拖延下去。

美英两国军政高级阶层非常清楚,苏德战场上的斗争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景具有何等的决定性的意义。

美英两国领导人是在首先分析了东线形势的基础上,制定军事行动计划的,但是那是从自己本国利益出发的。

1942年夏,英国情报机关宣称:&ldo;东线的形势可能有各种结局,因而很难断定,哪个对手将会失败&rdo;。

6月,在华盛顿举行的美英参谋长会议上决定,美英计划的提出要取决于苏德战场上夏季战役的结果。

在华盛顿召开的第一次参谋长联席会议上,英国人就提出:&ldo;主要是俄国人能否守住战线。

我们在1942年剩余时间里的计划将取决于这个主要问题的结果&rdo;。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