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b&iddot;n&iddot;崔可夫讲道,快到16时,步兵第112师、近卫步兵第37师所属部队和步兵第308师的右翼部队,已被敌坦克分割并包围,不得不在包围圈中作战。
各团的指挥所仍留在原地。
战斗一直打到最后‐粒子弹。
&ldo;第37师师长若卢杰夫将军,在炸弹爆炸后,被埋在自己的掩蔽部里。
集团军司令部警卫队的战士们挖出了他,并送到我的掩蔽部里。
该师各部队由集团军司令部直接指挥。
部队送来的情报矛盾百出,判断工作越来越困难。
团和师的指挥所、观察所都被炮弹、炸弹炸毁。
很多指挥员牺牲了。
集团军指挥所里有30人牺牲。
集团军司令部的警卫队都来不及从炸毁的掩蔽部里挖出人。
军队的指挥主要靠无线电……,被包围的和切割开的守备部队在继续战斗……
德国坦克第14师历史的撰写者p&iddot;格拉姆斯描写了这场战斗。
他讲道,10月14日,这个师的运气不错,进展比较顺利、该师的兵力象攥紧的拳头一样,在强大的炮兵和俯冲轰炸机的支援下,冲过拖拉机厂。
半夜左右,该师的第103团1营和一个坦克营抵达城北伏尔加河岸,但坚守已占领的地盘的任务更为艰巨。
拉格姆斯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形势是多么危急:
&ldo;这场惊心动魄、令人疲惫不堪的战斗,不分地上地下,废墟、地下室,大城市的壕沟和工业区都成了激战的场所……坦克爬过垃圾山和废墟,吱吱呀呀地冲入破坏得不成样子的工厂、车间,顺着堵塞的街道和狭窄的工厂院庭进行近距离扫射。
有辆装甲车突然震动起来,敌人的地雷轰隆一声,把它炸得粉碎。
这一切毕竞还能经得住,可再往前便是伏尔加河的断岩峭壁,它好象一个无底洞一样,恰恰在这里展开一场最残酷的撕杀。
&rdo;
假如德国人占领了伏尔加河岸边,那么到夜间,苏联军人好象从地缝里钻出来一样,常常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他们的翼侧和后方。
&ldo;往往是晚上在激烈的战斗中夺回了的地方,第二天早上又给丢掉了。
在低洼多林的河对岸,看不到敌人,他们的炮兵连和步兵都不显形迹,但它们是隐蔽在那里,并从那里进行炮击。
每晚成百只小船穿过宽阔的激流,将增援部队运往成为废墟的斯大林格勒。
于是,一切又从头开始了:疾风般的炮击,俯冲轰炸的飞机,长时间的硝烟弥漫,暗无天日。
但局努并没有改观。
我军战斗力如同太阳下的油一样,变得软弱无力。
&rdo;
l0月14日傍晚,敌人冲入拖拉机厂,然后,加深突破口,其先遣突击队前出至伏尔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