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苏德战场上战事的发展成了举世瞩目的大事。
与法西斯侵略进行着顽强斗争的各国人民,满怀希望地注视着苏联红军的战斗。
进攻苏联&ldo;闪电战&rdo;计划的彻底破产,大大提高了苏联在那些热爱自由的人民和国家心目中的威望,从她的身上人们看到了能够使全人类摆脱纳粹奴役威胁的力量。
在那些已经沦为德帝国主义奴隶的欧洲国家里,抵抗运动正在越来越广泛的开展起来。
莫斯科会战之后,苏联武装抵抗法西斯德国的战争变成了持久战。
敌人侵略的主要意图完全落空了。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将成为苏联人民及其武装力量精神和物质威力的新的,有力的见证。
与此同时,对于苏联来说,当时的军事和政治局势仍然是十分复杂的。
前线的形势在急剧恶化。
1942年夏,苏联红军不得不再次后退,这样就使得希特勒军队得以更深入地楔入苏联领土。
德军突入了斯大林格勒附近的伏尔加河下游和北高加索,继续围困列宁格勒,并攻入离苏联首都不远的地方。
日本和土耳其的统治集团还在等待有利时机,以便入侵苏联。
这些国家的军队部署在与苏联接壤的边境地区,并作好了充分的进攻准备。
1942年下半电在苏德战场上进行着的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附近的会战表明,法西斯德国仍然是一个最危险的敌人。
这一场激烈角逐的结果,决定着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趋势和最终结局。
德国统治当局,纳粹党和包括军界头目在内的所有国家领导阶层都拼命争取打赢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附近的这一战。
为了保障自已军队得到必需的技术兵器,他们不仅利用了德国的经济资源,而且还利用仆从从国甚至被占领国家的一切经济资源。
德国军事工业的生产能力在不断增长,1942年技术兵器的生产比前一年增长了1&iddot;5‐2倍。
数百万外国人和战俘被迫充当劳动力,帝国统治者从而才得以德国经济部门中抽出大量适龄男子编成新的师。
敌人不顾在同苏联作战中遭受的沉重损失,仍然不断增加师的数量。
到1942年秋,在苏德战场上他们一共有266个师,其中有希特勒同盟国和仆从国的72&iddot;5个师。
这样,同战争初期相比,希特勒统帅部向苏德战场上增调了大批的师。
德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还是很强大的。
它不仅可以从法西斯国家现有的力量中不断得到加强,而且还可以利用侵占的领土。
但是世界舞台各种力量的对比并不都有利于希特勒联盟。
东线沉重的战争牵制了希特勒德国法西斯联盟的骨干力量‐‐主要的,最有战斗力的师。
同时,德国军队中那些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军官大量被歼,使军队组成人员的质量严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