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两起案件从种类和动机上看,类似。
&rdo;
&ldo;而且都是焚尸。
&rdo;萧朗在台下,插嘴道。
&ldo;既然是杀亲案件,犯罪分子都害怕尸体被发现,所以都必须进行毁尸灭迹的行为。
从事实上看,两起案件都有用助燃物焚尸的过程,所以,两起案件都存在尸体被损坏的困难问题。
&rdo;萧望说,&ldo;不同的是,老董的案子,凶手因为有很隐蔽的场所,所以拥有较好的焚尸条件,所以尸体焚毁程度比我们这一起案件要严重。
虽然我们这起案件的凶手有隐藏尸体残骸的过程,但是只要不是让尸体从这个世界上消失,那么留下的,必然是证据。
还有一个不同点,随着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别说咱们这起案件还有残骸,即便是和老董的案子一样,全部烧成骨灰了,我们也可以寻找到那些没有过火的骨质残片进行dna检验,确证死者的身份。
&rdo;
&ldo;技术发展,指导破案,这个是重点。
&rdo;傅元曼微笑着说,&ldo;那么,你们对老董的案子是否能够结案,有什么疑惑吗?&rdo;
&ldo;您的故事不是没有讲完吗?&rdo;萧朗问。
&ldo;是,姥爷的意思是,我们这个案子,可以确定死者,所以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
但是,在三十多年前,还没有dna技术的时候,不能确定死者,又怎么去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呢?&rdo;萧望说,&ldo;即便是abo血型的鉴定,也是只能排除,不能认定。
&rdo;
&ldo;我说的就是萧望的这句‐‐证据链。
&rdo;傅元曼满意地点点头,说,&ldo;很多人认为,那个年代,是不需要证据链的,只要有口供,就可以定罪。
我不否认,那个年代有冤案的发生,但是我们守夜者组织办过的案件,都是扎实的、确凿的。
现在我来和你们说一说,那个案子的破获。
&rdo;
如果说在这个年代追捕一个人全靠高科技手段的话,在1983年,追捕一个人却全要靠警方的调查。
在那个没有监控、乘车也无须登记身份证明的年代,在茫茫人海中追捕犯罪分子毫无捷径可走。
问题是,一起并没有立案的案件,只依靠守夜者组织的微薄力量,是无法铺开了进行调查的。
因为缺乏关键证据,更不可能发布通缉令。
孤立无援的老董,必须要自己想出一个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