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谢源在言语中感觉此人非是普通文人墨客,举手投足带有一番领导干部的气派,听此一问,心中划弧,看来此人多半是官场中人,如此询问自然不能随意回答,否则真会让他小瞧了,如果他能对我另眼相看,对于我以后的事业发展应该也有好处,历来都是官商勾结,不对,不是勾结应该是合作,那财路自然是宽广了。
于是在心里将此时天下作了一番斟酌。
现在的朝廷以议和为主。
如果以强硬的姿态去主战,恐怕也不和事宜,不如试探一下。
&ldo;小弟对时局看的不是明白,刘兄可否点明一二?&rdo;
刘海元夹了一口菜吃了下去,然后表情略带得意说道:&ldo;金兵入侵到现在我大宋才有了一个国泰民安的局面,当是来之不易啊。
我朝当今皇帝雄图大略,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此时局面金兵交织与淮河一带,盘踞不退,虎视眈眈,但因为进入了江南雨季,气候不适,已有议和迹象。
我朝长期作战,将士也是疲惫不堪,如此议和也算是好事,可以重振旗鼓,但羽翼丰满,就可以一举收复失地。
谢兄弟意下如何?&rdo;
靠,说的真是冠冕堂皇,其实是一肚子男盗女娼。
简直就是个卖国求荣的败类。
谢源大大鄙视了他一把。
但既然也是下定决心结交,自然不可以让其太多反感,于是略微思索沉吟半响方道:&ldo;当今天下几国纷争,北有金国虎视眈眈,西北则是蒙古铁骑,偏远西夏国也是夹与列强之间。
西南则有大理国,但尚不为患。
小弟以为,金国目前正受到蒙古的威胁,几次交战都是败北,急于调江南兵回北交战,其意图非常明显,近期虽然加大对我们的骚扰,实则是想逼迫朝廷尽快议和,如此议和也就不在敢加什么砝码了。
当此情形,我认为时局应以拖字为主,尽量拖的金国不耐烦,我们就可以暂时以淮河为界,大力加强军事和经济发展,治理民生,而且在谈判上争取更加有利的情形。
另外应该促使蒙古加大对金国的打击,最好把西夏也牵扯进来。
如此局面将会大有改观。
将来我们对大理要刻意拉拢,必要时也会助我朝一臂之力。
&rdo;
刘海元听闻此话,不由得用惊异的眼神看着谢源。
良久才道:&ldo;谢老弟目光如聚,竟然对天下大势看的如此透彻,果然是我朝难得人才啊,不知道谢兄弟可有功名在身?&rdo;
&ldo;惭愧,小弟目前仅仅是个举人而已。
&rdo;
&ldo;足矣,当今圣上广招有才之士,谢兄弟当义不容辞为国效忠啊。
这么办,今年有一课恩试,愚兄不才,在官场也认识几个人,你拿我这块玉佩,自当是一路顺风。
&rdo;说完,从腰间解下那块玉佩递给谢源。
&ldo;这个,不敢当啊,&rdo;谢源故作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