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一节 成立团队(第2页)

买一个小官的话,也用不到那些更大的关系,那些关系留在将来攀爬时候再用更合适。

王潇放下酒杯,小心的问道:“不知道杨兄是想买一个文官呢,还是武官?”

虽然表现的慷慨仗义,说到底还是商人,一提到正经事,依旧是一副小心谨慎。

杨潮知道他是心性释然,也不见怪问道:“文官怎样,武官又怎样?”

王潇道:“文官的话,至少也得是个举人,有了举人功名,现如今这天下县令的空缺可不少。”

其实杨潮心里很清楚自己不可能买一个文官来当,虽然各项制度崩溃到了边缘,可一直到灭亡,大明朝的文官制度倒是能够比较好的执行,这点跟后世清朝相比要强了很多。

因此没有功名的杨潮绝对不可能做文官,他心里也清楚,只是一问而已。

杨潮真正的目的,还是做武官,不止是因为武官不需要功名,更重要的是,武官可以掌握武力,有了武力才能保护自己,才能掌握实际的权力。

无论是为天下,还是为自己,杨潮都需要权力。

王潇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要是武官的话。

到没那么多条件。

不过实职少,虚职多。

不瞒杨兄,小弟倒也有个千总的虚职,在扬州卫挂职,是个运兵千总。”

明朝在郑和下西洋之后,海军日益废弛,朱元璋时候在沿海设立的大大小小十多个防倭卫所,随着大明强盛,倭寇销匿之后,尤其是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将沿海的许多卫所调到了大运河两岸,负责运河运输。

这些河防卫所兵丁,约定俗成被叫做运兵。

王家做运河生意,因此王家子弟多有挂职运兵武官的情况。

要做文官,至少要有个举人的功名,然后才可能担任县令一级的低级官员,要想有个好位置自然需要拿钱运作,这个功名相当于一张文凭,有文凭的未必有真本事,但是没文凭的,就不会有机会。

杨潮连秀才都不是,因此不可能做文官,只能选择做武官,但是杨潮又不想离家太远,起码不想去扬州做个武官,如果只是挂个名,然后到处乱跑,杨潮觉得又没有意义。

于是杨潮问道:“有没有实职的,而且就在南京的武官?”

王潇摇摇头道:“这个却不好找。

如果是虚职,随时都可以。

而且我家在南京虽然没有太多关系。

如果杨兄愿意,倒是可以先买个虚职,在想办法变成实职。”

杨潮也就是这么一说,本来并没有太大希望,本来指望的是史可法,一听王家有办法,已经是意外了,点点头:“那就劳烦王兄留意了。”

杨潮知道史可法最后是南明大员,而且主要就是主持军事,做到了南京兵部尚书。

不过此时还是漕运总督,显然还没机会让杨潮在南京附近做一个武官,因此杨潮本来也不着急。

如果王潇有关系,给自己弄一个虚职,等史可法做了兵部尚书,在运作一下,换成实职,应该不难。

关键是史可法,杨潮问道:“不知道王兄与史大人的交情怎样了?”

王潇上次来说,史可法表示不再追究王家的罪过了,大骂了他一顿,警告王家以后做事做人要凭良心,否则他是不会放过王家的。

不过当官的说这种话未必可信。

王潇叹道:“哎,被大骂一顿,史大人虽然保证不再追究我家的罪过。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